欢迎访问湖北高校思政网!
公历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张朋刚】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的问题与反思
字体:【
2022年07月31日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点击量:992

信息时代和后疫情时代影响使得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途径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自主学习能力愈发显得重要。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改革方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远影响,不同专家学者对“后疫情时代”给予了不同的定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后疫情时代对高等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显现出来。

全国高校上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内容,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强化教学管理和纪律要求,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这些新的要求必然对后疫情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

1.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自主学习一直高校学风建设倡导的主旋律,如何培养在校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当前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有无良好的学习计划并且能较好的执行。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0%的大学生有较为详细的自主学习计划,偶尔制定的占73%,从来没有制定计划的人占比最少,占7%,,整体呈现出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自主学习中较好的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也是最为凸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调查中发现有84.14%的比例的大学生依靠自己查阅网站、资料等解决问题,其次是寻求同学、老师的帮助,选择比例64.02%,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影响导致的在线学习促使大学生更多求助于网络成为大学生们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首选方式。

自主学习时间的安排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掌控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大致有一定的学习时间, 但是经常有冲突的学生比较多,占到45.56%,从而可以看出大学生没有把学习放到第一位,忙于其他事,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 其次,有35.74%的大学生想什么时间学习就什么时间学习,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空闲时间没有合理的计划。 目前一些大学生习惯“随大流”,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经常看到别人在做什么自己也开始做什么。 这些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随意性比较强, 没有更为科学合理的长远目标。

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一定程度上受同班同学以及室友的影响,并不是完全个人的自主行为,自主学习性较强的学生比学习自主性差的学生更多地与他人一起学习,并且倾向于过多的交流,在调查中发现41%的大学生是喜欢独自学习,剩余的59%的学生是和室友、学长学姐及同学朋友一起学习。在学习搭档的数据分布上,和室友一起学习比例占29%;其次是和同学一起,占18%;和朋友一起学习占12%。

在调查访谈中也发现年级越高,大学生独自学习比例越小、合作学习的比例越大,疫情期间,大部分学生都是个人学习居多,自主学习的意愿和习惯在逐渐养成。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社会环境中, 独自学习的比例为40.71%,占比排在第一位,说明大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比例偏高,和其他人合作学习的情况占59.29%,其中和室友合作学习更为普遍,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学寝室之间的学习影响较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学习氛围的重要性。

2.建议

2.1构建学习共同体

疫情带来的线上学习,已经促使当代大学生适应了普适存在的“泛在”学习,学习的场所由传统的课堂教学一下子变为纯线上学习进行,教师从以往的面对面、手把手的“给予者”“陪伴者”转变为线上教学环境下的“引导者”“激发者”。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下的开放与多元学习方式将会成为常态。这种线上与线下并存的习得方式无疑对育人方式有新的要求。

大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如何让自我学习、伙伴间学习、师生导师式学习以及亲子间学习等发挥较高效能是决定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学习氛围营造中,要构建合适的、不同角色参与的“学习共同体”帮助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挥不同主体间的教育资源的聚合与优化,在自主学习的不同环境中形成后疫情时代的学习成长“共同体”。

2.2提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了便利条件。后疫情时代下,教师要完成线上教学、提高线上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增强师生互动方面都需要新的信息技术的参与,教师更应与时俱进掌握多元的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与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高校教师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信息化技术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课堂环境熟练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以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后疫情时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学校教育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培养学生使用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面对不同教育信息源自我判断、选择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高效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四是促进生生间、师生间及学生与他者之间交换信息,共享教育资源的能力等。

2.3组建共享互惠资源

互联网时代带给大学生海量的、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信息,给当下的学校教育与学生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大学生如何从中选择需求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选择、驾驭学习资源能力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学校将教育在线资源整合集中。利用图书馆、网络中心等将学习资料共享到网络平台,为学生共享;二是挖掘较为便利的查找路径,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开放电脑端、手机端等便利的登陆查找路径方便学生捕获有用的信息;三是加强网络教育资源的跨界融合。在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小范围教学学习资源进行融合,拓展互联网教育资源的视阈。

2.4多元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后疫情时代,混合学习已经是常态化,如何保持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吸引学生参与到在线教学中,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把对学习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可利用当前较为流行的微助教、雨课堂、学习通等学习软件和学习平台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吸引学生,同时也要充分的做好专业解读和介绍,提升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转换为学习的内驱力。

(责任编辑: 邹龙 )

意见反馈 湖北高校思政网目前正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经验不足,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甚至错误,如您在浏览本网站中,发现任何疏漏和错误,请及时提醒、批评指正,我们将立即整改。愿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集众人之智,早日把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