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通讯员 刘书帆 李雨珊)“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伴随着研支团成员们振振有词的呼喊,由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团支部带来的主题团日活动课于11月10日圆满结束。本次主题团日活动示范公开课是由已支教回校的第23届研支团和新选拔第25届研支团成员共同参与的,采取的提前录制,现场播放视频的方式,用研支团的真实故事开展的一次特色团日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启迪支部成员明确初心使命,坚定责任担当,并为学校各团支部开展后续团日活动做出典型示范,以青春之名献礼二十大,让星星之火撒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踏山渡海,回首十年赤子心。
课程开始,同学们一同观看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寄语”以及“非凡这十年”视频,并分组讨论分享了从新时代青年、支教志愿者的视角这十年来个人、家乡、服务地的变化。第25届研支团成员哈尼克孜·艾力谈到“这十年我的家乡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我拥有了去北京上学的机会,我从一个不敢开口的小女孩变成了百生讲坛的主讲人,成为了连接新疆和内地的纽带,我怀揣着感恩之心报名了我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想为我国的基层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十年来,日新月异。今年是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建的第十一年,在过去的十一年里,已累积招募104名志愿者分赴重庆武隆、恩施利川和恩施宣恩“接力”支教,扶贫扶志。在支教地,研支团开展了“一程山路伴你回家”家访活动、“七彩人生”主题教育、“听见花开的声音”、“沁水远山”爱心助学基金和“大山外的朋友”等公益服务活动。以青年独特视角,以不一样的生活经历带给孩子们启迪与帮助,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一份贡献。研支团《这十年》纪念视频MV《向阳前行》是武汉科技大学原创的视频,讲述了研支团成员支教的一年中发生真实故事。词曲融入了钢铁品质、志愿精神、特色服务活动,勉励更多青年以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粉笔白尘,轻抚细聆桃李心。
这十年,研支团致力于用行动与汗水敲开孩子们知识的大门。第23届支教团代表彭九九讲述家访中“黄德浩的故事”。“支教的那一年,我担任了李家河镇初级中学707班的班主任,班级里有一位同学叫黄德浩,他总是穿着一件校服,学期过了一半他总是逃学翘课,在去他家家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是和他的奶奶一起生活,在家里他整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玩手机游戏也不出来吃饭,不与人交流沟通。他说他讨厌去上学觉得自己学习不好,没有了信心,之后想工作赚钱不想读书了。我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或许能从一个年轻男孩子的角度跟他交流。后面我跟他聊了一个多小时,他渐渐笑了起来,也答应我之后会按时到校上学。他确实做到了,在我之后的支教生活里黄德浩再也没有逃过课。”
之后,第23届支教团成员冯牧介绍了“大山外的朋友”书信来往活动实施概况,并向25届支教团分享“一封特殊的信—服务地学生离别之际至支教老师”。
初心不改,星星之火撒山河。
最后,研支团的同学们带来了支教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支教特辑》。研支团初心不改,砥砺前行,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做在山峦间屹立的一座座灯塔,用辛劳汗水化作一缕缕微光,照亮孩子们的心底与前路。
新青年是祖国事业发展的脊梁,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青年们将不断接力、薪火相传的扎根于山野,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为祖国西部教育事业而奋斗,以青春之名献礼二十大,让星星之火撒遍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