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高校思政网!
公历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谢芳】“看, 墙角的苔花开了”
构筑思政育人“同心圆”
字体:【
2022年12月09日 来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点击量:868

2019年4月入高校工作,有幸加入了学院思想导师工作团队,在我刚入职那年,曾问过自己好几个问题:“我在大学时代最想从老师那学到什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如今我又将面对怎样的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系列问题缠绕于心,直到那天......

“大家好!我叫吴宇凡,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祖国,我长大了’......”讲台上,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响了起来,富有感情的演讲声传遍了全场。

坐在台下的我十分诧异,一个平时在我班上默默无闻的“小透明”站在讲台上可以这般大放光彩!比赛结束后,他第一时间走到此次活动的指导老师张彬华面前深情说道:“谢谢您!是您让我看到了自己!”

原来,他和张老师的故事缘于一堂有趣的“思政课”,上课总爱坐在教室角落的他在张老师的课堂里总会被有意无意点名,“请你带大家一起朗诵《沁园春》!”“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当组长带大家一起讨论!”......张老师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参与到课堂提问、集体活动中。“你声线优美、朗读标准,是个演讲的好苗子!”吴宇凡说这是张老师在课堂上曾夸过他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他开始苦练演讲,再加上张老师的悉心指导,自己才拿到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如果我们能把握好,闪光点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起点!”其实,也是到后来我才发现吴宇凡在课堂上的无意被点名是张老师“蓄谋已久”的精心安排。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许牡丹开。” 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诗感人至深,它正如吴宇凡的故事一样启迪着我:教育的目光不能总是盯着花园里耀眼的牡丹花,而要更多投向墙角处不起眼的苔花。

好的思政教育润物无声,我在张老师的这堂思政课里也开始逐渐清晰自己的定位: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亮点和长处,为他们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可能!也正因如此,我和我的学生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故事。

“嘿!高职生,这曾是一句让我听起来特别刺耳的话!但现在我想说,高职生又怎样,只要你足够努力,人生照样可以逆风翻盘!”班会上,一个高高瘦瘦但精神十足的男孩站在台上侃侃而谈,“高考失利总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完美,但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的遗憾,让我前行的路上不再倦怠!”

2020年9月,我和这个学生相遇在操场,一同走了12圈4800米。“你好!黄华伟,好巧在这碰到你。”“谢老师,您好!”不善言辞的他看到我本想立马离开,却被我的提议打断,“一起走走!”

“听说你喜欢看文学类书籍?”在刚开始的聊天中黄华伟似乎对我的提问表示十分诧异,也许他不曾想过自己平日里的小爱好也能被老师所关注,而也就是在这几句简单的寒暄里他的话开始逐渐增多。

原来,高考失利的他一直终耿耿于怀,内心自卑,在大学生活里始终找不到方向。

“与其总是念念不忘过去,不如好好计划未来!”这是那天晚上在操场分别时我对他说的话。几天后,我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来信,他把那天操场“偶遇”后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分享给了我,往后,文字也成了我们常交流的方式。

渐渐地,我常能看到他在校园里忙碌的身影,竞选班委成为学习委员努力为同学服务,进入校社联外联部加强自身组织管理及社交能力、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暂获佳绩.....黄华伟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直到现在在他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也再找不到不善言辞、不自信的印迹。

我入职时间不长,但在学院思想导师团队“传、帮、带”的氛围里使我获得了充分的经验指导,从而也有了更加开阔的工作眼界和思路。带着对工作的思考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学院思想导师们通过课堂思政、网络思政、活动思政共同画着一个立德树人的“同心圆”。张彬华老师的微党课、袁平凡老师的微研讨,是同学们争相参加的课堂思政活动。我也尝试以网文这种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交流,《高职生逆风飞翔》、《一个寝室一个家》、《网瘾少年别再游戏人生》等,就是我通过网络和学生的交心谈心。“红色行走课堂”、“党史猜灯谜”、“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演讲比赛、送温暖、资助育人等活动是全体思想导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从生活之中发现,从细小之处入手,智能制造学院思想导师团用自己的专业和爱心,春风化雨般地教育引导学生,一路陪伴学生成长。

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而我们与学生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 邹龙 )

意见反馈 湖北高校思政网目前正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经验不足,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甚至错误,如您在浏览本网站中,发现任何疏漏和错误,请及时提醒、批评指正,我们将立即整改。愿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集众人之智,早日把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