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高校思政网!
公历
武汉理工大学:围绕“四个三”谈心谈话,探索特色化育人体系
字体:【
2022年12月23日 来源: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点击量:846

本网讯(通讯员 叶双龙)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立足课堂(实验室)、宿舍、网络“三大阵地”,以“三个贴近”倾听学生意见与诉求,构建同频共振“师生共同体”;以“三个协调”疏解学生疑惑与困难,化身用心用情“青春摆渡人”;以“三个融入”助力学生规划与发展,绘制成长成才“经院群星图”。持续推进陪伴及助力学生每一天成长的“365”计划,积极探索构建符合学院实际、具有经院特色的学生谈心谈话工作体系。

谈心声:以“三个贴近”构建同频共振“师生共同体”

1.与学生面对面,贴身守护全员覆盖。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通过制定“暖舍行动”,将学生工作下沉到学生宿舍一线,贯彻执行“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工作理念,住楼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在楼栋内挂牌亮相,公开姓名、寝室,接待学生来访,与每一位来访学生促膝谈心,在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交流讨论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构建楼栋、楼层、宿舍和学生全覆盖的网格化工作体系,打造“学院—系所—班级”纵向管理与“学院—楼栋—宿舍”横向服务相互作用的运转机制,线上建立宿舍问题反馈登记文档,线下设立经济学院院长书记信箱、定期召开学生权益座谈会,确保不漏一人,力求全程在线。

图1 经济学院楼栋建设及学生权益座谈会.png

图1 经济学院楼栋建设及学生权益座谈会

2.同学生心连心,贴心交流事事关心。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积极发动辅导员、班主任日常关心关爱,利用“三会一部”(班会、团会、周会、党支部共建)延伸到学生日常生活,及时了解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中相关意见与诉求;每周学工例会及时梳理反馈学生诉求,落实一事一议,建立“收集-分类-梳理-解决-反馈”闭环制度生态,确保学生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每学期院长、书记深入寝室,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每周辅导员、班主任、班主任助理定期走访,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自10月以来,学院学工团队共走访寝室200余次,覆盖全院323间宿舍。

图2 经济学院领导、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及开展谈话辅导.png

图2 学院领导、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及开展谈话辅导

3.和学生肩并肩,贴情教育有理有节。掌握学生思想脉搏,精准把握学生所思所想,是开展联系学生思政工作的“灵魂”。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注重在进宿舍、“谈心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暖舍行动”,在宿舍中开展“暖+净”学生寝室安全卫生考核,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学生健康生活理念教育;开展“暖+家”学生寝室系列故事分享,如“师说经语——院领导、班主任、毕业班辅导员寄语”、“诉说经语——毕业生大学时光感情告白墙”、“经年风华——模范寝室优秀事迹”等,营造师生间、室友间、朋辈间情感相通、思想相融的良好寝室氛围;开展“暖+美”学生寝室文化设计大赛,引导学生构建和谐向上的寝室氛围与干净整洁的寝室环境。从源头上减少学生矛盾,增进相互理解,树立“爱院荣院、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治理、自我成长”的素养与能力,同学校共呼吸,与朋辈同成长。

图3 经济学院“经英班”专题培训及寝室文化设计大赛.png

图3 经济学院“经英班”专题培训及寝室文化设计大赛

谈心事:以“三个协调”化身用心用情“青春摆渡人”

1.协调资源,在摆渡中聚合。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对于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盘活资源,着眼于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锚定“供给侧改革”,围绕困难学生分类施策,调拨转款专项建立“心桥驿站”心理工作室,通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介地贴近学生需求,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覆盖、全过程和全天候;多年来,经济学院坚持开设“笃行课堂”,通过同辈学业帮扶与环境浸润内驱,营造蔚然学风;注重学生入学教育与生涯指导,积极搭建“经世课堂”(“我和我”系列活动)、成人礼、颁奖晚会等活动,助推处于迷茫期的学生敢发言、能沟通、愿畅想;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设心理滋养365每日寄语、解忧信箱、经院电台、读书伙伴计划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成立由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担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云服务”扎实推进学生疫情防控下的“云就业”,召开党政联席会、班主任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凝聚共识,形成院领导重点关注、班主任关怀帮扶、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考研指导合力。

图4 经济学院开展各类活动及就业能力培训.png

图4 经济学院开展各类活动及就业能力培训

2.协调队伍,在摆渡中汇合。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班导师、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党员)的积极作用,组织安排专职教师、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参加“教师赋能计划”实现“三个一”成效,确保网课每日一学习、院会每周一强调、讲座每学期一培训的全覆盖;注重家校联动机制,定期电话家访,搭建家校零距离沟通平台。在日常接触中发现学生的异常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积极邀请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及职业发展教研室老师开展培训指导工作,为摆渡工作赋能增效。

图5 经济学院辅导员沙龙及毕业生座谈会.png

图5 经济学院辅导员沙龙及学生党员座谈会

3.协调方法,在摆渡中融合。多年来,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注重梳理总结困难学生案例,通过结合数据检索和个案访谈,汇总大量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群体刻画,总结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社会支持情况,探寻相关来源和类型,积极探索架构全社会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控协同支持系统。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已形成《谈心谈话记录交流制度》、《经济学院心理工作站谈话工作制度》、《经济学院笃行课堂实施方案》、《经济学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等长效化机制。

图6 经济学院班主任导师工作会及研学讲堂.png

图6 经济学院班主任导师工作会及研学讲堂

谈心愿:以“三个融入”绘制成长成才“经院群星图”

1.将思政工作融入成长日常。落实“党委抓课堂”工程,推进以党带团的支部教育活动。经济学院开设“读书伙伴计划”与“悦读书”线上分享活动,通过师生结对定期进行读书分享活动,以文化浸润心灵,营造文心辉映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清晰认知本我,在分享共学中激活发现自我,在成长与实践中引导塑造超我,形成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开设“院长第一课”,做好新生入学的第一次思政教育工作,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图7 经济学院院长第一课及读书伙伴计划.png

图7 经济学院院长第一课及读书伙伴计划

2.将价值引领融入专业教育。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率先在低年级班级中开设“导师制”,通过开展学术沙龙、师生对话等活动,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学科发展走向等的了解和掌握,将最优质的的专业教育资源引至学生身边。并积极开展“笃行课堂”“经年风华”“优秀学子报告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学长学姐优势,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大学学习规律、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学生选课指导、考前注意等学习指导和服务。积极架构第一课堂“五个比率”体系(即到课率、笔记率、抬头率、考证率、作弊率),通过以考促学,助力学院良好的学风建设。

图8 经济学院学术沙龙及仿真模拟考试.png

图8 经济学院学术沙龙及仿真模拟考试

3.将综合素养融入第二课堂。学院多年来结合专业特色与学生实际,构建了“两创两育”平台体系(创新学术与创业实践平台,文化育人与能力培育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新杯”、“金秋杯”、“奉献杯”校内实践活动和“挑战杯”、“三创赛”等创新实践竞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砥砺成长、在钻研中磨砺品行、在奋斗中走向卓越。

图9 经济学院晨曦合唱团及自强杯演讲比赛.png

图9 经济学院晨曦合唱团及自强杯演讲比赛

生有所呼,我有所为;生有所忧,我有所解;生有所盼,我有所助。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将继续坚持在后续的“三进三谈”联系学生工作中,寻找谈心谈话工作与学生生活场域的契合点,以更贴近学生、更贴近实际的形式走出沟通误区、走入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用爱用情用心强化人文关怀,以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研究学生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变化,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式、新办法和新手段,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大先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责任编辑: 邹龙 )

意见反馈 湖北高校思政网目前正处于初级建设阶段,欢迎广大师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经验不足,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甚至错误,如您在浏览本网站中,发现任何疏漏和错误,请及时提醒、批评指正,我们将立即整改。愿我们携起手来,群策群力,集众人之智,早日把我们共同的网络家园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