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在学习中提高,在体验中升华——马克思主义学部召开思政课教师研修分享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3-12-06
来源:文华学院
浏览量:474

  本网讯(通讯员 李娜 姚德超)为促进思政课教师交流互鉴,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感召力和针对性,11月16日,马克思主义学部召开“教师实践及理论研修分享交流会”。学部主任吴秋凤、副主任余刚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交流,学部副主任姚德超主持交流会。

图片2.png

   姚德超副主任首先对学部教师前期参加实践研修和理论研修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和回顾,他高度肯定了老师们在研修过程中的实践探索精神和学习反思热情,同时对老师们团结协作支持学部工作表示感谢。

 本次分享交流会分三个部分依次开展,老师们结合研修实际积极发言,分享实践感悟和学习心得。

 在第一部分福建农林大学(教育部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实践研修班成员的专题分享环节中,秦继茂、高章福、李吕婷,刘家俊四位老师先后作主题分享,围绕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建言献策。

 图片3.png

秦继茂老师作了“脚踏红色热土,体验革命历程,升华思想感情”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本次实践研修拓宽了研究视野,积累了教学素材,促进了学习交流。他从古田会议的重要历史地位、大型调查研究之风的光辉典范、老一辈革命家的高贵人格和高尚情操三个方面分享了个人的学习体会。他指出本次实践研修丰富了自身对党的光辉历史的感性认识,认为鲜活的历史素材再次让自己的思想和心灵受到洗礼。他坦言有了红色革命实践基地的研修学习体验,在思政课教学中情感融入更浓烈,进一步坚定了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高章福老师以“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文华‘大思政’课”为主题发言分享。他以敏锐的视角捕捉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形式,对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做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政教学实践;第二要将红色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第三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体验;第四要促进学部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和教学科研成果输出。

李吕婷老师以“赓续红色血脉,践行育人初心”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实践研修中的感悟心得。她从专家的专题讲座、讲解员的现场讲解中获得丰富的教学启发,认为思政课要做到以情动人需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上下功夫。她强调要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充分挖掘有效的教学资源,用身边人、身边事讲好故事,才能引发学生共鸣。她还梳理了武汉的红色文华资源,提出音乐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设想,为老师们丰富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借鉴。

刘家俊老师做了题为“试论《古田会议决议》蕴含的创始性、建设性、细微性”的理论分享。刘老师对《古田会议决议》这一重要文献的形成背景、重大意义、具体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帮助老师们加深了对党的重要文献的深入思考和全面认识,为相关问题的理论阐释提供了具体指导。

图片4.png

在第二部分湖北省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分享交流环节,曹玉洁老师做了“心中有信仰,上课有力量”的主题发言。她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参与专题学习的感受。第一,专题学习中专家们术业有专攻,不同的理论专题由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讲授,理论讲解有深度,学习效果明显;第二,在学习中增强了讲好思政课的信心,要争取把理论课讲得生动有趣,多看、多学、多思、多练;第三,通过理论研修学习明确了今后的教学努力方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打造独一无二的教学风格,切实提升教学质量。

图片5.png 

在第三部分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分享交流环节,董宁宁老师以“暖心的微电影,跳动的思政课”为主题把研修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董老师主要介绍了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柴素芳教授的“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十年探索”,从微电影展示、实践教学推进过程、实践教学环节等几个方面向大家详细讲解了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开展路径。董老师在本学期开始尝试引导学生通过拍摄微电影的方式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思政课活了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图片1.png

教师分享环节结束后,吴秋凤主任发表总结讲话:第一,提升教学质量是思政课教师的初心使命,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做合格的思政课教师要确保自己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第二,实践与理论研修是思政课教师重要的学习方式,可以开拓学习视野,加强学习交流,提升业务水平,老师们要高度重视。第三,实践与理论研修成果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李林,朱君,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