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怀抱初心,循梦前行——浅谈如何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
每一位走出高中校门,迈进大学校园的大学新生,面对已经身在其中的大学生生活,以及接下来四年要学习的专业,都会面临着几个问题:什么是大学?在大学应该干什么?在大学能够获得什么?“学习”、“时间”、“迷茫”、“压力”等等这些都是围绕着每一位大学新生的关键词。而与此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会看到这些现象: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自己先思考解决的方法,而是第一时间就去问辅导员;班群、年级群的通知从不关注关键信息,而是一扫而过,错过时间节点又找辅导员处理;与老师、同学交流时从不带称谓,而是直接抛出问题;因为一些小伤小痛就向辅导员请假,逃避课程、活动......,诸如此类。从这些现象中可以看出,似乎大学生的身份并没有随着学籍的转变而完全转换过来,这个“大”字,并没有真正融入“学生”这个身份。
有问题并不可怕,如何去应对?才是需要思考的关键,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不仅仅是身份上的转变、学业上的成功,更是自身为人处世、行为习惯以及学习工作能力的成长和完善。
一是积极生活,虚心请教。很多大学生的生活严格遵守“三点一线”——寝室、食堂、教室,完成规定任务之后,在宿舍玩游戏永远是第一选择,不花时间去提升自己,缺少生活的自理能力。对此,大学生朋友们应该认识到,自己已经18岁了,是个成年人了,大学四年时光看起来很长,实则稍纵即逝,要真正把握住自己手上的时间,投资自己,打理自己,学会向前辈、师长请教,获取大学生活的经验,提升自己的内驱力,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大学节奏。
二是与人为善,尊重师长。在这个社会生活,就离不开和他人打交道,在大学里,同学、老师就是与打交道最多的人。但是要知道,真正迈入社会以后,没有人会为你的错误买单,一个在交往中不尊重他人的人,是不会被他人尊重的,养成良好的社交礼仪不仅是大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为自己的发展搭桥铺路。
三是主动学习,养成习惯。大学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也包括方法的学习。面对变化极大的授课的方式、日常生活、社团活动,没有老师再一对一去叮嘱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管控日常生活。因此,很多大学生由此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大学生活就是可以随心所欲,由此导致的就是学习目标和动力的缺失,思考动手能力的下降,进而触碰学生行为底线。对此,应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去思考“我是为了什么来到大学”、“四年大学我应该得到些什么”,明确自身的目标方能增强自主性。
韶光易逝,大学四年应该成为每一位同学最难忘,最值得回忆的四年,面对自己的未来,希望每一位大学生朋友都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进步和成长。回顾自己高中的奋斗历程,不忘自己的初心,真正走向成熟,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
本文作者:李江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