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三色文化育魅“历”青年,朋辈领航绽青春华彩
发布日期:2025-03-24
来源: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浏览量:388

本网讯(通讯员 余芳)“大学生活要树立明确目标,合理规划才能不迷茫不焦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灿烂未来”,3月19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5位优秀学长学姐来到学校阳逻校区与2024级的100余名学弟妹们现场交流,分享各自在实习实践、学生工作、楚才计划、生活体验、保研准备等方面的经验和感想。

学习实践两不误,课内课外多积累。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张一,现已经保送至山东大学考古学专业。她从学习方法、实习实践和保研经验三个方面作了分享,在学习方法上,她认为要上课认真听、下课多积累,认真完成作业,高效地进行时间管理,还分享了适合大一阅读的专著和公众号文章。在实习实践方面,她以大四大三同学在多家博物馆和考古工地实习经历为例,介绍了文博考古专业实习实践的具体情况,她还结合保研的时间线和自身做的准备,分享了如何寻找目标院校、参加夏令营等。

IMG_7538.JPG

拥抱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2022级文化遗产专业本科生朱恩范泽作为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向大家介绍了院学生会的部门组成、日常工作和特色活动等,分享策划和举办各类学生活动的过程和经验,以学院2025年元旦晚会为例,向大一同学分享组织和协调大型活动的时间线和工作要点,鼓励有意向的同学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锻炼自我。

IMG_7568.JPG

不囿于学科专业,积极求职就业。2021级档案学本科生王弘玮,重点分享了自己考公即将上岸的心路历程,他建议同学们慎重地进行就业选择,“犹豫了就不选择,选择了就不犹豫”,积极地去准备和执行。他结合自身备考经验介绍了国考和省考的报考流程,并分享了自己在英语学习、考公备考及时间管理方面的经验。他建议通过阅读、利用优质资源和免费平台提升自我,注重日常积累。他建议要了解自我、做好准备、热爱生活。对于未来,他提醒同学们不必过度焦虑,学会自我和解,并通过延迟满足培养自律习惯。

IMG_7547.JPG


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2023级文化遗产专业本科生宋谅,他从专业考察实践、学习经验方法、个人成长收获等方面,向大一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大二阶段的成长和变化。他通过大一专业课程、考察实践的学习还有加入学生组织的经历,自己收获了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成果,例如通过四级考试、获得普通话证书、参演元旦晚会等,但也有更多隐性的提升,如学习效率的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进步。

IMG_7556.JPG

唯有热爱才能有收获和成长。2023级考古学专业本科生云翔,从对专业的认识变化、入选学校学校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楚才计划”的经验、现阶段发展规划等向大一同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专业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真正热爱、持续投入才能有真正的收获和成长。现阶段需要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有针对性地去改进,积极尝试不同的活动、比赛等,找到兴趣点和热爱。考古学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更需要实地锻炼和学习,但目前要不断扎实专业储备,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运用、巩固。

IMG_7586.JPG

近年来,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始终依靠学科优势和历史传统,打造“红古绿”三色文化育人工作品牌,立体式推进育人铸魂工作。作为学院“红古绿”三色文化育人实践的成果,学院不设限、多维度、多层次在学生中选树具有各自独特魅力的魅“历”青年,学院先后涌现出“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成员、湖北长江学子、湖北省青马工程学员、“挑战杯”湖北省一等奖团队、全国大学生职规赛湖北省分赛金奖选手、西部计划志愿者、赴藏支教团成员、拾金不昧好学生等一大批魅“历”青年。学子们浸润在“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弘扬古色传统文化、发展绿色生态文化”的文化氛围和实践平台中,争相绽放青春华彩和各自独特光芒,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责任编辑:杜海洋,郝斐然,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