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七彩假期,美育同行——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实践队探访乡村,传承美育精神
发布日期:2023-09-18
来源:湖北美术学院
浏览量:1434

 本网讯(通讯员 吴道啟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秉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坚持共同缔造的原则,引导和帮助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社会美育、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切实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上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思政课”,2023年7月8日至22日,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21人来到恩施州盛家坝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微信图片_20230712151500.jpg

一、打造七彩课堂,让美育浸润乡村校园——美育课堂的教学模式创新

“七彩假期”美育课堂以美术课程为主线,注重情感和审美的教育,采用诸如绘画、手工制作、户外实践、音乐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此次课堂教学寓教于乐,学生们在精心布置的教室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对艺术、生活、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加深对自然、人文、风情的理解和感悟。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用美术、音乐和体育赋能乡村校园教育、赋美乡村孩子的生活,让五彩画笔之美、天籁童声之美和趣味运动之美成为乡村孩子们“七彩假期”的靓丽注脚。

课堂.jpg

二、绘就和美乡村,让文化点亮希望之星——恩施风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武陵巍巍,清江潺潺,亿万年时光的印痕,镌刻了隐秘传奇的土苗风情。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恩施特色风俗文化,实践队的队员们事先做足风俗文化功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融入当地特色,采用剪纸、绘画、创意手工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恩施风俗文化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和独特性。学生们在自己亲手制作恩施当地名片、绘画民族服饰的过程中,在实践中重新领略恩施独有的山水风光、独厚的养生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恩施.jpg

三、彩绘万里长江,守护绿色家园——以美育助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世界屋脊发源,穿高山峡谷,汇百川入海,滋养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哺育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用两个生动比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美育课堂中,我们通过立体粘土画、扭扭棒等授课形式,向学生们传达环保的重要性,强化自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通过艺术的创作与表达,孩子们在一幅幅独特的“长江风情画”中,与整条长江都互动起来,感召更多的人一起携手保护长江。

长江.jpg

四、种下美育种子,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孩子点亮艺术梦想

以美育人,以美铸魂,向美而生。湖北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社会实践队精心安排设计,积极组织实施,在为期两周的“七彩假期”美育课堂中融入爱国主题教育、红色革命文化、长江生态保护、土家风俗民情,全队聚焦思想引领,突出实践育人,充分发挥服务功能,用艺术点亮乡村,以美育功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此次美育夏令营不仅为乡村学生们开启了一扇了解艺术世界的窗口,也为他们树立了追求美的理念和自信的态度。希望这些美育的种子能在乡村发芽、成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在“七彩假期”美育课堂的陪伴下,社会实践队为乡村的孩子们带去了快乐和知识,也点亮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星。

微信图片_20230818145848.jpg


责任编辑:刘广胜,姜涛,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