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禁毒知识需普及 采访交流强警惕
本网讯(通讯员 黄丽娜 摄影 杜雨欣)“禁毒之路漫漫而修远,幸有你们并肩前行无畏无惧。”7月13日,我院“青春无毒,志愿先行”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一线,对青和居社区民警、禁毒社工及我校外籍学生进行深入采访。
“禁毒万难,道阻且长。”面对实践团成员对禁毒工作的询问,民警刘博彬以切身的工作经历,客观地阐述了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他指出,禁毒不仅是法律的严惩,更是心灵的救赎,每一份努力都关乎个人命运的转折、社会风气的净化以及国家未来的安宁。
当实践团成员杜雨欣问到近期印象深刻的一次工作经历时,刘博彬分享了一次持续约18个小时的吸毒人员抓捕工作。“面对情绪失控的吸毒者,我们始终保持冷静,严阵以待,轮番坚守至深夜两点,最终成功将其擒获。此间经历的紧张与不懈,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切体会。”刘博彬说道。
禁毒社工邓娟则讲述了她在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重新融入社会过程中的付出和收获。她指出,每位吸毒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其间的每一次复吸现象,实际上都是对个体意志力与脆弱性之间界限的深刻考验。
“吸毒者复吸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挫败感并不多,我们会深入地去分析造成复吸的原因,重新调整康复方案,帮助戒毒人员恢复彻底戒断的信心。”当被问到面对吸毒者复吸的状况是否会有挫败感时,邓娟这样回答道。实践团成员张志彬听完后感触颇深,她说:“社工娟姐的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这种努力与坚持令人敬佩。”
在采访的最后,刘博彬向广大市民告诫道:“一日吸毒,悔恨终身。我们诚挚地呼吁广大市民,务必严于律己,以坚定的意志远离毒品的诱惑,珍惜生命,珍惜家庭,以饱满的热情和健康的体魄投入到工作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对外籍学生的采访中,实践团成员就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和在各国有哪些与毒品相关的法律等问题向外籍留学生展开采访。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纷纷对此表达自己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来自坦桑尼亚的留学生Steven表示:“当我们滥用毒品时,我们的大脑和肺部都会遭受异常影响。这种不当行为不仅会损害我们的肺部健康,还导致身体内部发生诸多不良变化。”
“巴基斯坦政府一直致力于打击毒品的走私和贩卖,以保护公民健康和社会稳定。这包括了对多种毒品的严格禁止。”当被问及“在你的国家有哪些与毒品相关的法律”时,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李鹰说道。同时,他还提到,巴基斯坦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与中国等其他国家协调行动,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
在对外籍学生采访的最后,实践团成员为外籍学生们讲解了毒品的相关知识,揭示了毒品对社会和个人的毁灭性危害。成员们引导外籍学生复述实践团的口号——“青春无毒,志愿先行”,以此传播无毒生活的理念,扩大禁毒宣传的效果与影响力。
此次采访让实践团成员对禁毒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实践团成员参与社会公益、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他们承诺,将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学,带回校园,传递给更多的同学,共同为构建无毒社会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