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科技赋能山区课堂,胜美服务队特色课程点亮营脚小学“七彩假期”
发布日期:2025-07-14
来源:武汉东湖学院
浏览量:256

本网讯(通讯员 李权铭 陈臻彦 摄影 熊烁)近日,武汉东湖学院胜美志愿服务队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营脚小学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7月12日至13日,服务队接连推出智能点读、VR体验、科技科普三堂特色课程,以创新形式为山区儿童搭建接触前沿知识的平台,用科技与趣味点燃他们的探索热情。

智能点读课堂:字母“动”起来,英语“说”出来

7月12日,智能点读课率先与营脚小学的孩子们见面。志愿者朱彤与刘家辉带来30套智能点读课本,创新采用“伙伴助学”模式:将“O”绘成红苹果、“S”画成小蛇,让抽象字母与具象画面联动,配合点读笔的标准发音,引导孩子们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互动中感知语言。

图片1.png

课堂上,孩子们从最初的羞涩低头,到举着点读笔主动尝试,声音逐渐响亮。曾经安静的教室,被此起彼伏的跟读声填满,英语学习的兴趣种子在轻松氛围中悄然萌发。

图片2.png

       VR体验课:“戴上眼镜,我摸到了星星”

7月13日,“科技筑梦·七彩未来”VR技术体验课成了校园里的焦点。志愿者李权铭先用PPT拆解VR“双目成像”原理,用视频展示其在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再指导孩子们用自制简易VR眼镜搭配手机,沉浸式“漫步”热带雨林、“登陆”月球表面。

 图片3.png

“戴上眼镜时,星星好像就在我手边!”五年级学生石慧琳摘下眼镜,激动地分享,“原来科技能让我们‘走’这么远!”动手组装光学镜片环节中,孩子们分工合作调试设备,在操作中直观理解“光影的魔法”,科学探索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

图片4.png

       科技科普课:大国重器里的“中国奇迹”

同日,“感受中国科技的神奇”科普课程同步开展。志愿者陈臻彦用生动比喻解读大国重器:“5G是信息的‘高速列车’,C919的翅膀是‘会飞的铠甲’。”她结合“墨子号”量子卫星、“天河一号”等案例,播放《坐标中国》短片,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港珠澳大桥的壮阔、环沙漠铁路的蜿蜒,以及“天问一号”跨越3.78亿公里抵达火星的壮举。

图片5.png

“祝融号”火星车的红色车辙出现在屏幕上时,课堂里响起自发的掌声,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惊叹,大国科技的力量在他们心中埋下探索的种子。

据悉,未来两周,胜美服务队将继续在营脚小学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用知识与陪伴为山区儿童的假期添彩,助力他们在探索中描绘多彩人生。

责任编辑:李巍峰,凌杰,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