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文理学院:稻花香里的“双课堂”——爱心托管润童心,体育技能助成长
发布日期:2025-07-18
来源: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系
浏览量:697

本网讯(通讯员 赵婉君 摄影 谭钰婷 李洋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校在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体育系组建“健康下乡”科学生活指导践行团,以荆州市纪南文旅区董场村为对象,自7月13日起,开展以“健康乡村,活力同行”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以“爱心托管+体育技能培训”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为村镇儿童与居民打造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健康暑假”。

爱心托管服务:让留守不孤单,让成长有陪伴

针对董场村留守儿童暑期“看护难”问题,实践团将村委会活动室改造成为“阳光学堂”,每日由6名师生志愿者轮班托管。从辅导暑假作业到设计趣味体育游戏,从绘画手工到安全知识课堂,活动中心满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微信图片_20250718174858.jpg

“爱心托管服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习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情感上的陪伴”体育系党总支书记邹姜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体育技能培训:从“不会拍球”到“赛场争锋”

本次体育技能培训涵盖了篮球、足球和体育舞蹈三大项目,由体育系的专业教师和优秀学生担任教练。培训期间,教练们精心设计了课程内容,确保每个项目都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篮球培训从基础动作到战术配合,足球培训从球感训练到团队协作,体育舞蹈培训则通过广场舞的形式,让居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每天晚上7点到8点半,董场村的篮球场和活动中心都热闹非凡,孩子们和居民们在教练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热情高涨。

微信图片_20250718180049.jpg

微信图片_20250714003042.jpg

经过几天的培训,董场村的居民和青少年们收获满满。篮球培训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技术动作,还通过比赛体验了团队协作的乐趣;足球培训让孩子们对足球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球感和团队意识;体育舞蹈培训则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广场舞队伍逐渐壮大,成为董场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这次体育技能培训,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体育知识和技能,还感受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快乐。”一位参与培训的青少年兴奋地说,“希望以后还能有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有机会继续学习和锻炼。”

双向奔赴:高校资源激活乡村活力

“体育系师生把专业带到了田间地头。”董场村书记董俊说到,“当托管班的灯光和球场的灯同时亮起时,董场村不再只是行政意义上的“自然村,而成为情感共同体——孩子共学、家长共练、干群共谋、老少共情,凝聚力在汗水、笑声中体现。”2024级学生志愿者覃彬清在日志中写道:“当孩子们拽着我的衣角问‘老师明天还来吗’,我真切地懂了‘体育人’的社会担当。” 据悉,本次“健康下乡”活动将持续至7月27日。未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体育系还将与董场村建立长期帮扶机制,让体育之光照亮更多乡村童年。

微信图片_20250713220723.jpg


责任编辑:李巍峰,凌杰,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