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炎帝精神擦亮民族团结教育品牌
发布日期:2025-04-23
来源: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166

本网讯(通讯员 肖新俊) 近年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构建“一‘炎’穿珠、八绩耦合、‘N课’赋能”育人体系,形成以地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随职模式。2023、2024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拜谒炎帝始祖,赏鉴编钟国乐”民族一家亲手拉手活动.jpg

突出一""穿珠,贯通文化育人主脉络

以炎帝精神为核心,以“传承+弘扬”为主线,构建“一‘炎’穿珠”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文化育人脉络。通过“六个炎之”贯通“理论—情感—秩序—榜样—文化—实践”育人闭环,将传承炎帝文化精神理念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得有形有感有效。“炎之有理”:以理论铸魂,让炎帝精神成为“思想灯塔”,年均举办“同心讲堂”等理论宣讲20余场,覆盖师生超万人次;“炎之有情”:以情感聚力,用炎黄结盟精神与中华民族一家亲理念编织校园的“温情纽带”,新疆内派辅导员被学生亲切称为“卢妈妈”;“炎之有序”:以民本立心,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践行炎帝“和合共生”的精神,获评“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湖北省平安校园”;“炎之有物”:以榜样引航,在炎帝奉献精神感召下,涌现出全国“最美职校生”金昕(回族)、高铁救人医学生周淦等先进典型;“炎之有文”:以文化润心,举办“红石榴文化节”,建成炎帝文化和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同心园”景观,种植56棵石榴树,构筑“看得见”的精神家园;“炎之有行”:以实践筑基,通过社会服务与职业行动诠释“知行合一”的价值追求,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社会服务活动50余场,连续16年组织师生参与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志愿服务。

“玉见·红石榴”思政工作室教师团队带领学生寻根铸魂传文脉.jpeg

深化八绩耦合,打造牢育人新品牌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炎帝精神与职业教育紧密结合,以“炎帝八大功绩+专业集群”模式打造“一院一(多)品”铸牢教育思政品牌,让炎帝“八大功绩”成为二级学院的育人密码。

护理学院以“尝百草”精神强化医德教育,毕业生回校设立“红石榴·金昕无偿献血奉献奖”;医学院以炎帝“疗民疾”精神厚植医者仁心,开办6年来为民族地区输送千名医学毕业生;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传承炎帝“居台榭”营造智慧,致力打造建筑行业的黄埔军校。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学院以“作耒耜”工匠精神为魂,入选全省高水平专业群,近千名毕业生扎根随州汽车产业,毕业生雷忠明研发生产的应急救险车受到国家应急管理部和省政府的高度赞赏;香菇学院赓续炎帝“植五谷”农耕文明,牵头成立全国首个现代食用菌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乡村振兴。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以“制衣裳”“作陶器”传承非遗技艺,师生作品亮相省级展演;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依托“日中市”理念深化产教融合,与炎帝故里景区及相关企业共建实践基地23个。

红石榴志愿服务队赴炎帝故里开展研学实践活动.jpeg

创新N课赋能,构建五维协同体系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思政课堂固本、文化课堂润心、专业课堂提质、实践课堂强基、网络课堂增效”五维体系,实现炎帝精神融合铸牢教育全覆盖。

思政课堂固本面向全校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必修课,开发教学案例30余个,“随博手拉手 共画红石榴”获评“2024年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精品案例”。

文化课堂润心。设《人文英华》等多门文化类课程,在学生“一站式”服务社区设立“红石榴之家”,设立“知联万家·墨香润心”书法工作室指导学生书法学习,非遗传承人席宏文以留青竹刻炎帝肖像获“荆楚绝技绝活”奖项,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落地生根。

专业课堂提质。将炎帝精神融入200余门课程,如《机械设计基础》嵌入“耒耜创新思维”模块,培养“守正创新”技术人才。

实践课堂强基。挖掘实践“大田野”,建立炎帝故里景区等50多个大思政课基地,年均开展“炎行思政课”超百场,覆盖学生5000余人次。定期组织师生“寻根之旅”“红色之旅”等社会实践活动,邀请新疆博尔塔拉职院师生来校参加“拜谒炎帝始祖,赏鉴编钟国乐”手拉手活动,网络关注量超千万,

网络课堂增效。制作《共画和协红石榴》等专题视频30余部,获省级视频大赛“疆湖风采传奇奖”;与新疆院校共建“云端思政课”,实现跨区域联动育人。

从“地方样本”到“全国示范”,随州职业技术学院“以青年学生为重点,系牢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不仅为高职院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了职教智慧,彰显了新时代随州职业教育的使命与担当。

责任编辑:李玉飞,曹琳,夏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