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学院:描绘美丽乡村,助力精准帮扶
本网讯(通讯员 梁宇鸣 邓芳)武汉城市学院城建学部建筑学与城乡规划系、建筑与园林工程系6名专业老师于2023年7月和9月,分两批带领学部2022级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以及2022级园林工程与技术专业共计155名学生前往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完成专业实习环节。6名老师中有4人来自城建学部教工第一党支部,她们担负着引领学生了解“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的重任,来到了美丽的寨湾村。
襄阳市保康县黄堡镇寨湾村是武汉城市学院的乡村振兴定点帮扶驻点村,为了更好地助力开发乡村特色旅游、客户来源定位、景点流量转移,我院通过共建写生实习基地的方式为寨湾村引入学生人流量,为乡村民俗、餐饮带来活力,拉动文旅消费。而学生手绘的乡村新画卷,展现了乡村振兴新气象,他们以灵动的线条、生动的造型,艺术化地呈现出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讲述时代故事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无尽热爱。将大学生写生实习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也将打造成寨湾村的特色文旅品牌。
实习期间,同学们克服了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在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寻找“最美建筑”并记录下来,在他们笔下,破烂的老泥房也有了特别的新韵味,似乎又能焕发活力了。黑白笔墨画出了特色民居,也画出了朴素优美的农村风光。
除了写生以外,规划专业的同学还在寨湾村展开了一场调研活动。他们通过进行问卷调查、走访村户的形式,了解了寨湾村发展现状、旅游资源、民俗资源、产业分布、生态建设、乡风治理等情况,同时广泛收集村民们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困难与疑虑。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也提出自己对寨湾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想法,与村民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调研很有意义,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农村,了解了以前从没想过的问题,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落后的农村环境让他们看到了振兴乡村的必要性,“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到贫困户、五保户家里走访让他们感受到了振兴任务的艰巨和繁重程度;乡亲们对于更好生活的渴望也让同学们看到了乡村发展还有巨大的空间。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后面的专业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城建学部支持寨湾建设、编制规划方案提供了扎实的依据。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发现村里有一些五保户、孤寡老人或留守老人,他们艰难度日的景象让学生们大为触动,不少学生自发为他们买米买面、买油买蛋,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尊老、助老”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学学们了解到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村里在原有国家补贴的基础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照顾,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从山上老土坯房搬到山下村中居民聚居地,从吃不上百米白面到现在村里每月会送来一些油米。他们对党和政府及村里都十分感谢,数次表达庆幸生在了最好的时代,得到了很多的帮助。
本次写生实习同学们还完成了一个促进乡村振兴的“大任务”,工作队和村委会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蛮河源·相思寨湾”的短视频大赛。同学们用独特的角度寻找小山村的美,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发布到主流自媒体平台上,通过广泛的宣传,让更多人看到美丽的原生态寨湾村。我们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为振兴寨湾村做出了一份贡献!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多层次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为乡村振兴建立人才库。同时,要积极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形成高校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互促双赢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