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地科院学子青春奉献家乡,谱写靓丽华章——2024寒假实践成果展示
发布日期:2024-03-18
来源: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浏览量:297

本网讯(通讯员 佘彭宇 郭永礼)2024年寒假,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学子积极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大家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奉献社会的决心,深入基层,踏上了社会实践的征程。

志愿活动传递温暖,携手共筑爱心桥梁

同学们以积极的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投身于志愿活动,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风采。

王艺雯同学在家乡辽宁省盘锦市兴油社区积极开展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她进入社区第一网格协助开展燃气自闭阀安全性检查走访工作。检查前,她与网格员一同制定了走访计划。在走访过程中,从检测自闭阀安全性,到倾听居民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最后做好记录并确认签字,每一步都认真严谨,让每一户居民都感受到社区生活的温度。王艺雯同学与网格员默契配合,仅用12天就完成了近1000户的走访工作。

1

余美玲同学在周平村参加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她根据孩子们的作业量为他们制定学习计划表,批改每日作业,答疑解惑,端正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说:“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因为儿时曾多次受到这样的帮助,所以我返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帮助小朋友们。我知道我们能做的很少,但是我们的心是滚烫的!”

  初涉油田探索新知,实践求真提升素养

身为石油类专业学生,地科学子们进入油田一线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

关梅堃同学来到了东方公司大庆地球物理勘探二公司,跟随勘探队到野外考察。在这期间,她自主学习了地质与勘探相关知识,向专业人员详细学习资料处理的操作,深入了解材料运输方法,切身体会油田一线人员的工作状态。她说:“这次实践是一次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这段宝贵的经历会成为我在日后参加工作的敲门砖。今后我也会更加认真的学习专业课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将来为祖国的石油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袁新宇同学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管理四区进行学习实践,协助资料员进行油水井的报表录入和资料分类汇总。他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了解到油田的地质构造和先进的石油开采技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未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袁新宇同学说:“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努力尝试和探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将来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李雨泽同学在“返家乡”活动中踏上了前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物资分公司的实践之旅。他在公司的综合管理岗位的实习,主要负责整理文件和撰写公文,这些实习经历不仅使他了解了企业工作的流程和规范,还提高了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研学实践铸才干,青心向党勇担当

田士杰同学报名参加了山东省“青鸟计划”,在东营区油城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20天的综合管理部办公室专员岗位的实习。他协助办公室同事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参与居民供暖保障工作,深入了解供暖情况并及时反馈。他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养成了行动迅速且高效的工作习惯。

李晓雨同学参与了“桑梓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临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地理信息科从事管理与分析工作,将所学的测绘知识应用于实际施工放样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她还参加了“青心向党,服务两会”志愿活动,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身上学习到了履职尽责的精神,增强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此外,她积极参加社区服务,传播邺城历史文化,投身到垃圾分类和养老服务等志愿活动,承担起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志愿行善展风采,社区服务暖人心。

王晗同学一到家就前往社区报道,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社区大扫除,帮助社区居民营造干净的社区环境和温馨的社区氛围。此外,他还参与了“春风行动”大型专场招聘会志愿服务活动,向求职者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资料,协助用人单位进行招聘宣传。王晗说这些志愿服务经历提高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黄煜宸同学前往任丘市图书馆进行社会实践,从事帮助读者检索书籍、指导借阅、分类图书、布置艺术展和卫生清扫等工作。这段实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意识到自己在协调和组织能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不仅丰富了他的假期生活,也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经验。黄煜宸同学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将继续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的承诺。

通过本次活动,地科学子丰富了寒假生活,增强了家乡归属感,提高了社会服务意识。他们在实践中取得了个人的成长,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激励更多学子投身于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郝斐然,刘广胜,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