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春风化雨润无声 雷锋精神耀隆中——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三月雷锋月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25-04-03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浏览量:228

本网讯(通讯员 张豪 潘将军春风浩荡三月天,雷锋精神薪火传。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学雷锋、树新风、促实践”的核心要求,围绕“春风化雨润无声 雷锋精神耀隆中”主题,构建“实践育人+品牌塑造+文化传播+价值引领”四维联动体系,组织师生深入校园、社区、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专业实践与志愿服务有机融合、传统品牌与时代创新双向赋能、线下行动与立体传播同频共振,形成“以劳育德、以美润心、以技惠民”的实践育人新范式,让青春足迹在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中熠熠生辉。

一、以行践知,厚植志愿服务沃土

学院以“立足校园、辐射社区、服务社会”为主线,组织全院师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系统谋划与统筹推进,累计开展45项主题实践活动,覆盖学生骨干400余人次,服务社区居民超5000人次,逐渐形成“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域覆盖”的生动局面。活动注重将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动能,如工程测量协会开展“距离的温度”“公益测绘行”等项目,将专业知识融入城市规划宣传;绿根环保协会组织“青年之声,绿满襄阳”徒步宣讲,将生态保护理念传递至滨江沿岸。各团支部创新实践载体,“星火传承,微光成炬”手语教学、“情暖夕阳,爱驻松鹤”消防通道清理等特色活动层出不穷,展现出青年学子将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责任担当。

图片2.png

二、守正创新,打造品牌育人矩阵

学院深挖“格桑花”“雪莲花”支教品牌内涵,将支教精神融入雷锋月实践活动。“绘英雄志,传雷锋情”纸浆画创作活动中,青年学子以援疆支教师生为原型绘制民族团结画卷;组织“格桑花之家”展厅接待校内外参观团体一次,校社联动学习“格桑花”精神。注重典型示范引领,通过“发现她的力量”心理团辅、“最美她力量”妇女节专题活动,挖掘巾帼志愿者典型事迹,形成“榜样引领+实践养成”的双向互动机制。创新建立“校社联动”机制,与唐家巷社区共建“砼巷童行”爱心托管服务,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常态化发展。这种“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实践”的育人模式,有效实现了雷锋精神的新时代转化。

efd566f8cc54bc560a9a2e70ad22d8b2.jpg

三、立体传播,彰显青春奋进力量

活动期间形成“校媒筑基-地方扩散-省媒提升-央媒突破”的立体传播格局,累计获国家级媒体报道1篇,省级媒体报道20余篇,市级媒体报道近20篇,校级及院内平台报道80余篇。其中,“禁毒宣传进社区 青春力量筑防线”等多项活动获湖北日报专题报道,在唐家巷社区开展的“巧手童心,创意无限”受襄阳综合频道《今日播报》栏目采访报道,“春锋十里 襄遇有益”义卖活动被汉水襄阳公众号头条推送。新媒体传播取得突破性进展,土建青年汇公众号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突破500次。通过立体化传播,充分展现了土建学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切实提升了社会实践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D1DBBE37E4869979E4673B01195_B8C4D5A9_3A15F.png

 四、培根铸魂,淬炼时代新人品格

活动坚持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通过“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宣讲、“雷锋精神宣讲与慰问老党员”等沉浸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感悟思想伟力。创新开展“技术传温情·公益测绘行”“创意美育课堂”等跨界融合项目,将劳动教育、美育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实现专业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同步提升。建立“实践学分+荣誉激励”双轨评价体系,学院拟开展三月雷锋月表彰活动,将典型事迹纳入“五四”评优。这种全方位育人模式,使雷锋精神真正成为青年学生锤炼品格、磨砺意志的精神养分。

图片1.png

站在新的起点,学院将持续深化雷锋精神的时代阐释,不断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放飞理想,在奉献人民中书写华章,让雷锋精神旗帜永远飘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


责任编辑:李巍峰,刘广胜,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