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守护江豚,共护长江”——“小树苗”实践队助力长江江豚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本网讯(通讯员 刘双愉 摄影 文诗如)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生态文明理念,3月30日,武汉东湖学院教育与外国语学院“小树苗”实践队在武汉市江夏区博雅豪庭社区成功举办以“守护江豚,共护长江”为主题的长江江豚科普主题活动。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宣讲、互动问答和手工实践,向社区小学生传递保护长江生态的重要性,吸引了多名孩子及家长的热情参与。
一、科普宣讲:认识“长江微笑天使”
活动伊始,志愿者刘双愉通过精心制作的PPT,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长江江豚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其在长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她结合图片和视频,展示了江豚面临的水污染、栖息地减少等生存威胁,并呼吁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守护母亲河。“江豚是长江生态的‘晴雨表’,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刘双愉在讲解中强调。孩子们全程专注聆听,时而举手提问,现场气氛活跃。
二、趣味问答:知识传递润童心
宣讲结束后,志愿者围绕江豚保护知识设计了趣味问答环节。“江豚吃什么呢?”“江豚睡觉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江豚遇到了什么困境?”“我们可以为保护江豚做些什么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抢答,欢声笑语充满活动现场。现场家长表示:“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让他们真正记住了环保知识。”
三、黏土创作:巧手塑江豚寄深情
活动最后,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用彩色黏土制作长江江豚模型。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捏出憨态可掬的江豚形象,有的还为作品添加了浪花、海草等元素。“我要把我的小江豚放在书桌上,提醒自己要节约用水!”小朋友举着作品兴奋地说道。通过动手实践,孩子们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江江豚的情感联结。
本次活动通过“讲解+互动+实践”的创新模式,将生态保护理念融入趣味体验,得到社区、学校及家长三方的一致好评。实践队队员表示,本次活动是学院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实践之一,既培养了大学生志愿者的实践能力,又将生态保护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环保主题志愿服务,为长江大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行动,更是一场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实践。它通过“小手拉大手”的传递效应,将保护长江、保护长江江豚的种子播撒进下一代心中,为构建全民参与的生态保护格局提供了借鉴,彰显了高校志愿服务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