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员心得:从毛泽东身上看共产党人的初心一脉相承
发布日期:2017-11-03
浏览量:2564

本网讯(通讯员 祁旭东)10月24日至28日,湖北省教育厅组织高校延安精神教育工作骨干实践研修班学员赴革命圣地韶山考察学习。期间正值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闭幕。研修班组织学员们收看了十九大闭幕式及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记者的见面会。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的论述引起了我的深思,并引领着我的韶山之行。

韶山这块210平方公里红色土地,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有1590多人为之献出生命,现在认定为烈士的有140多人,孕育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生命之源、道路之源、思想之源。青年毛泽东就是怀揣救国救民梦从这里走出,从一名热血青年到思想理论成熟的革命领袖,一步一个足印,一步一个新的境界,一生践行着为人民谋幸福的承诺。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毛泽东遗物馆内,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遗物,一个个故事,展现了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舍小家为大家,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求解放的光辉形象。

毛泽东同志一家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在青年毛泽东的教育影响下,毛泽东家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先后有6位亲人献出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妻子杨开慧,大弟毛泽民,小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侄子毛楚雄等5位同志为革命牺牲。当朝鲜战场的战火燃烧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家门口之际,毛泽东同志又毅然将儿子毛岸英送上抗美援朝前线。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个多月后,毛岸英在战场英勇牺牲,年仅28岁。噩耗传来,毛泽东同志忍痛说道:“岸英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作是大事。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心中永远装着人民。毛泽东这个从偏僻的小山村走出来的农民儿子,心系百姓、关爱百姓、体恤百姓的情怀与生俱来。战争年代物资匮乏,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做了一件睡衣,而这件普通的睡衣,他却穿了20多年,线开了缝住就行,磨破了补上就好。当工作人员劝他做件新睡衣时,他却说:“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一补再补,这件睡衣上最终落下了73个补丁。

一家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自已为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毛泽东,在亲情和人民面前选择的是讲大局,为人民,把对亲人的小爱化作了对人民的大爱。

他曾向要进京的亲友捎话:我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席,不是韶山毛家的主席,家乡亲友要勤耕守法,好自为之。凡会见来北京的亲友,他总要讲他的三条交往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循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

新中国成立前夕,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信给毛泽东,要求到北京工作。这一请求却被毛泽东拒绝了。毛泽东在写给杨开智的回信中说:“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同时,毛泽东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了一封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后来,杨开智也领悟了毛泽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的教诲,根据自己的专长,安心留在了湖南的农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

毛泽东遗物馆还陈列了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位亲人请求照顾的信件。这封请求入学、工作等照顾的书信转交到毛泽东手里,他在信的页眉批示了一行字:“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说话的。”简单的一句“人们会说话的”道出了毛泽东不为“少数亲友谋利”的清廉作风,饱含着毛泽东是“人民的主席”的深情。

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为在安塞挖窑烧炭时,为抢救战友而光荣献身的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著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毛泽东同志一生始终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践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带领党和人民开展气壮山河的伟大革命,实践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从上海石库门出发,在96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为了肩负的使命,我们党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始终初心不改,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矢志不渝。中国共产从诞生之日起就把自己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就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视为自己的最高准绳。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作为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路线。毛泽东之后,我们党始终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初心。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因为共产党人的初心,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长盛不衰、枝繁叶茂的动力之源。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党的宗旨的最深刻表达。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重申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表明党的宗旨。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了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体现了我们党的责任担当,更体现了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坚定信念。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告诫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些论述更加深刻诠释了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命革家一脉相承的共产党人的初心。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行百里者半九十,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总书记在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讲话中要求全党:“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2017年11月31日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中共一大会址时又强调:96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同时,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关键时期,在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中,我们党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只有牢记习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导,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让我们每位共产党人铭记、践行一脉相承、激荡百年的誓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作者简介】祁旭东,现任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曾任学院团委书记、学工处长,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及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