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学员心得:承革命先辈遗志,扬时代前行巨帆
发布日期:2017-11-16
浏览量:4999


本网讯(通讯员 孔维雅)十月金秋红烂漫,祖国大地奏华章。乘着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东风,怀着“弘扬红色传统,高校延安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研究”的初衷,我有幸跟随2017年全省高校延安精神教育工作骨干社会实践研修班的全体学员一同走进了毛泽东故里、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湖南韶山。作为一名90后高校青年教师,我第一次以这种重走伟人不凡征程的方式,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为之激励和感动。10月24日至28日,为期五天的找寻初心之路,使我切身感悟到革命先辈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朽精神,深深为之动容。

一、重走伟人革命路,寻根筑梦跟党走

一走进韶山的怀抱,便被这里群山怀抱、峰峦耸峙、翠竹俊秀、山川相趣的灵气所吸引。在两场精彩的理论教学结束之后,带着对韶山、湘潭从古至今孕育无数湖湘伟人的初步认知,我们开启了真正的寻根之旅。

五天时间里,毛泽东铜像广场、毛泽东纪念馆、韶山冲、滴水洞、乌石镇、花明楼、岳麓书院、橘子洲头……七场现场教学课生动形象、感人肺腑。从毛泽东铜像前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到重走毛泽东求学之路;从感受毛主席在韶山冲的青春岁月稠到体悟滴水洞心忧天下的革命之思;从彭大将军的忠贞之志、功昭日月到刘少奇同志的一身正气、追求真理;从千年学府的实事求是到橘子洲头的浪遏飞舟……一场场,一幕幕,无不在一遍遍感召着我作为革命后人的初心,激起我身上立志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奉献终身的热血。

在学校时,每一期主题党日都会重温入党誓词,但像在韶山这样“身临其境”的,我还是第一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站在毛主席铜像前重温入党誓词,我仿佛能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激荡人心的巨人之声,仿佛回到了刚入党的那个时候、那种状态、那个阶段、那种场面。宣誓过程中,我饱含热泪,也听到我们队伍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党员教师们几度哽咽。毛主席铜像微笑着望着远方,他老人家一定是为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感到欣慰。

除了两场理论教学、七场现场教学以外,10月26日晚的情景教学——大型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以直观、精彩、震撼人心的真实演绎,上演荡气回肠的红军长征组歌,使我重回历史,倍感振奋。整个故事的脉络以毛泽东走出韶山救亡启蒙、领导秋收起义、长征、抗日战争、渡江战役、建国等众多事件为重要素材和线索,通过有机整合和节奏安排,整理出一条反映毛泽东主席在救亡道路不同时期的思想发展和重要理论主张和事件线索,展现他智勇双全定乾坤的伟人风范。随着演出的进行,我在历史、情感、光影、时空之中穿梭,体会烈士们为国家解放和繁荣强盛而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壮丽生涯,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的幸福生活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正是我国世世代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为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作用。

站在伟人故乡的土地上,往前是致敬和缅怀革命路上的英烈,往后是致敬和学习奋斗在新长征路上的中国人。这一路,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要记住我们共同的身份——中国共产党员!

二、坚定信仰颂传统,红色基因永传承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韶山精神”,内涵是“牺牲、奋斗、奉献”的胸襟和“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而党的红色基因源于韶山、井冈山、古田、遵义、延安以及西柏坡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作为青年党员、又是高校教师的我们,应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多接受红色基因教育”,以红色基因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感召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垒筑起坚强的精神基石。

红色基因是我们的根,是我们事业的灵魂,是我们取得革命胜利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成果的根本保障。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的旗帜永不褪色,我们才能跑好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接力。一是要传承革命伟人“舍小家、为大家”,忠诚无畏,立志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的精神;二是要传承他们坚定信仰、不断追求真理的崇高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拧紧螺丝、防微杜渐,自觉做理想信念的传播者;三是要传承他们追求进步,勇于拼搏,目光远大,与时俱进的精神理念,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新时代,红色基因,是我们情感的寄托,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笔丰厚的财富,用红色的激情去拥抱时代、拥抱事业、拥抱学生、拥抱人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变色!

三、勇立潮头扬巨帆,铭记使命往前行

本次研修学习途中,我从各高校领导、前辈的身上汲取了许多正能量。在每一场教学过后的交流发言中,老师们情真意切,句句肺腑,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政治理论高度,将所思所想所慨娓娓道来,充分展现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优良作风,使我受益良多。

作为青年教师,又是高校延安精神教育工作者,一是要坚定方向,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明大德、知大义,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二是要铭记使命,我将牢记宣传思想工作光荣使命和教书育人重任,教育引导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目标指引方向,使命引领未来。在学习革命伟人的过程中,学员们立足当下,谈使命、谈做法、谈感受,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到实处,使其转化为强大的政治动力,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担当,转化为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转化为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撸起袖子干、甩开膀子拼、迈开步子闯,谱写高校教育新华章!

烈士回眸应慰笑,擎旗自有后来人。研修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的学习才刚刚开始,发扬和传承革命精神的使命也才刚刚开始。我们为了一种精神信仰而来,带着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而归,向着一个伟大执着的目标而努力奋进。我们只有一心向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本职,潜心育人,才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回报,才是促进时代前行的最好动力。

2017103014461257.jpg


【作者简介】孔维雅,女,1990年5月生,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现任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