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追寻红色印记,聆听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发布日期:2022-09-04
浏览量:1176

本网讯(通讯员 郝晚霞)6月28日上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红枣”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枣阳市刘升镇拜访了退休教师马老师。从“深耕于田”到“深耕于教育事业”,马老师以实际行动诠释作为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正含义。

交流也从马老师那个年代的“上山下乡”开始说起。马老师年轻时,被派到枣林生产队工作,他告诉实践队员那时心中就只有一个想法:深耕于田,把分给我的田“经营好”,把生产队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好。在生产队工作十余年后,恰逢改革开放热潮,当地要建造“枣林中学”但缺乏人手,马老师被安排协助建造学校,那个年代,没有资金、没有资源,学校的建设全凭大家的一腔热血。枣林中学的建设是他们那一代人用一块块亲手烧制的砖瓦垒起来的。学校建好后,由于缺乏教师资源,有文化的老师少,马老师又很“幸运”的变成了一名中学老师,马老师的教育事业也从那个年代开始,一晃在教育战线上工作20余年,直至2002年退休......重温往昔峥嵘岁月,马老师虽已有80岁高龄,但当询问他是哪一年入党时,他的双目炯炯有神,充满自豪感的告诉实践团队,他是第2个教师节时申请入党并被党组织接纳,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从他坚定的语气中实践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他内心的骄傲和自豪。从“深耕于田”到“深耕于教育事业”,马老师说他感受到的不是身份的转变,更多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马老师在任教的那些年,一直冲锋在教育的第一线,从来不计个人得失,时刻为学生着想,致力于让每一位贫苦家庭的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希望他们未来能走出乡村,走进大学,用文化知识来回报祖国、回报家乡。20余年的从教生涯,马老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谈到自己所带的学生,马老师的嘴角是上扬的。其中有一名学生令他印象深刻,这名早已进入而立之年的学生,为反哺家乡、反哺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回报师恩,为枣林小学捐助了电脑和课桌,实现了学校老师从原来全校只有一台电脑,到现在人手一台电脑的巨大转变,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马老师当时种下的树,现如今已经硕果累累。

在拜访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观察到在马老师所坐位置后面墙上的相框里摆满了各种照片,有马老师年轻时的证件照,有工作和生活的照片......其中有几张相片引起了实践队员的注意,有一位神似马老师的青年人穿着解放军的制服,其中一名志愿者指着照片说:马老师,您年轻时也当过兵啊!马老师笑着解释说:“这是我大儿子在部队的照片”。当时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就把大儿子送进了部队,送到祖国最需要他的地方保家卫国。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的是马老师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马老师感叹,岁月变迁,国家的变化日新月异,党的政策越来越好。以前的家乡都是土路,而如今即使在偏僻的村庄都修上了水泥路;以前住的瓦房也变成了现今的平房和小楼房。马老师说:“每每看到家乡的点点滴滴变化,内心都由衷的感谢中国共产党,没有党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马老师的事迹很简单,并不是那么的轰轰烈烈,他用简单的话语叙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但依然可以从他质朴的语言中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奉献、坚定、执着和信念的良好品质。他的精神呼唤着“红枣”实践团的每一名成员都应当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拜访的最后,实践团队希望马老师能面对镜头能再说上几句,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他从年轻人的身上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希望年轻一代能在党的领导和号召下,发扬优良传统,脚踏实地,甘于奉献,低头做事,抬头做人!努力把事情做好、做扎实,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