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组织少数民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宁蒙)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先后组织3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和学生代表分别赴武汉、嘉兴两地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教育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走心走实,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师生一行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不畏艰辛磨难和流血牺牲,奋勇向前,使辛亥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宏伟史话。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励着同学们要懂得坚守并且追求心中的理想,不到最后一定不抛弃、不放弃。
地空学院2019级刘露说:以前只知道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从来没有想到过在武昌起义成功之前有那么多次精心筹备的起义或失败或流产。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彭刘杨三烈士英勇就义。但一次次的起义失败并没有使革命者们丧失斗志,他们从斗争失败中汲取教训,终于在武昌起义获得了胜利。不畏艰难,砥砺前行正是一代代革命人一直秉承的斗争精神。向为解放旧中国而流血牺牲的英烈们致敬!
在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党委学工部党支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重温建党伟业、寻访红色足迹,参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建筑烟雨楼、西御碑亭等,学习建党光辉历程,感悟红船精神,浸入式学习体验少数民族学生对“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有了深刻理解。
机电学院2017级热依莱•吐尔洪说:作为青年党员,要不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背后的困难和不易,我们的革命先辈们用顽强无畏的精神战胜了敌人,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入党初心,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努力学习和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里,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学校少数民族骨干班学员代表参观五四新文化运动史料陈列馆,学习领悟五四精神的内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感人的英雄事迹,描绘着102年前那一群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的青年,他们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挥斥方遒,绘就的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五四的旗帜尽情飘扬,青年昂首阔步,迈入时代新征程。
参观过后,同学们畅谈青年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地球科学学院2018级马瑞虎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五四运动在诠释其重大历史意义的同时,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了青年人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深深感受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经落到我们的肩上。唯有拼搏方可坚强,唯有担当方成脊梁!
在武汉“二七纪念馆”,少数民族学生寻访中国工人阶级与工会跟党走的历史典范并重温入团誓词。纪念馆分为“京汉铁路的修建与早期工人运动”“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成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七个不同主题的展厅,详细展示了二七大罢工那段沉痛历史的始末。虽然工人的锄头铁锹拼不过敌人的火枪弹药,虽然血肉之躯挡不过敌人的残忍镇压,但从此之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精神像火种燃烧在每一个无产者的心中。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料激励着各族师生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陈雨蛟说:我之前对二七大罢工运动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也并没有认识到他的重要性。进入馆内发现,这是一次伟大的工人运动,我很难想象一群赤手空拳的工人是如何面对拿着枪的反动军队的,但是他们用鲜血唤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民,让人们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力量是强大的。虽然这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却扩大了工人阶级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告诉更多的人,奋起斗争,才是我们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