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爱眼护牙乡村行,医疗服务向群众
本网讯(通讯员 施星宇)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有关要求,结合学院工作实际,2023年7月9日至7月14日,湖北科技学院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爱眼护牙医疗服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联合咸宁市爱尔眼科医院、湖北科技学院口腔医院赴咸宁市教育局小区,咸宁市崇阳县路口镇沙墩村,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谭家村,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大塘村共五个社区及乡村开展“爱眼护牙乡村行,医疗服务向群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分为口腔及眼部常见病情调查、村民义诊、爱眼护牙医学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三个部分。
健康调研为民体,服务村民保健康。
活动初期实践团队成员根据崇阳县乡村实际情况,将调查方向着重侧重于老年人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等疾病早期筛查,以及儿童龋坏、近视等疾病早期调查与致病原因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崇阳县居民老年人眼科检查少,近90%未检查过眼部基本情况多发白内障、翼状胬肉,青少年近视情况较为明显且多为轻度近视或假性近视,近视原因多为电子产品,与我国国情相符。
调查过程中,实践队员时刻观察被调查者数据及基本情况,在调查过程中讲解相关疾病预防及改善方法。深受广大居民们的喜爱,居民们表示因为我们,让乡村感受到了国家“三下乡”政策的福荫,通过开展健康调研,关注我村村民的身体健康,并根据调研数据提供后续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乡村看病难的一大难题。
健康教育进乡村,科普知识入人心。
通过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恒牙发生龋病的被调查对象中80%属于易感人群,即乳牙也曾有患龋史,且我国儿童患龋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全国近视人数已近4亿,其中青少年约2.7亿。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人数居世界之首,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
爱眼护牙志愿服务队成员根据以上情况对爱眼护牙小课堂内容进行调整,着重关注儿童龋齿、近视等儿童常见口腔、眼科疾病的预防,早期患病的干预。同时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模拟仿真的教具以及精美的PPT,绘声绘色将爱眼护牙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小朋友。为丰富宣教内容,活跃现场气氛,爱眼护牙志愿服务队成员在宣讲中还穿插了答题互动环节,通过一定的奖励机制充分的调动起了小朋友们的课堂积极性,让爱养护牙知识在小朋友心中更深的扎根。
通过这次宣教活动,各社区、乡村的青少年儿童们,充分的了解到了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扩大了其护牙意识从而降低青少年龋齿的发病率,同时纠正了青少年在生活中的不良姿势,比如写字姿势“一拳一尺一寸”,“二十二十二十”的护眼法则。从根源让小朋友们学会预防近视。
健康义诊惠民生,健康素养记民心。
在宣讲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为300余名青少年儿童,200余名村民共计近600名民众开展爱心义诊,此次健康检查分为眼睛,口腔检查,眼睛检查主要进行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和同视机检查,口腔检查主要进行基本检查和血压血氧检测。
通过多日检查结果显示,许多居民从根本上不清楚自己口腔和眼睛所遇到的问题经过医生义诊、实践团队成员耐心讲解后明白了,应该如何来保持自己的正常血压,同时了解了一些口腔眼部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方法。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发挥专业优势,秉承和发扬医学教育优良传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次生动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紧密结合,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子更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为民服务中锤炼修养、砥砺品格、淬炼能力,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湖北科技学院口腔与眼视光医学院必将坚守“三下乡”实践活动征地坚持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切实实现卫生下乡、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的艰巨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供给、更好服务群众需求,全面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团结奋进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