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媒学院:十余位专家学者赴校宣讲,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
发布日期:2022-11-18
浏览量:1840

本网讯(通讯员 张燕明 李玉林 刘佳)为持续推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以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引领武汉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11月12日至13日,武汉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隆重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讨会。

1668733196328489.png

本次研讨会在该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特别邀请到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以及深圳市委党校、中山市委党校等省内外10位知名专家学者,与武汉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就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各门思政课的内在关系和融合路径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武汉传媒学院党委书记郭新力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党的事业每发展一步,党的理论就要创新一步,党的理论武装也要跟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高校党的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主阵地,要主动扛起政治责任,对标教育部要求,加强同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合作,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上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切实发挥自身优势,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

1668733318586294.png

   在本次研讨会主旨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岳奎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历史逻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韩美群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着重从“强基工程、固本工程、保障工程、护根工程、对外宣传工程”等六个方面,全面阐述在新时代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同时,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传兵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分别从基层思想理论教育、基层支部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1668733394966050.png

在专题报告环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邵彦涛围绕“以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现代化,必然需要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来引领。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安教授、常泓副教授分别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和“第二个答案”,深刻阐释了百年大党过去为什么成功以及未来怎样继续成功。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刘明、深圳市委党校党史党建研究部教授张磊分别从大历史观、管党治党若干思考等角度分享自身在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感悟。武汉工程大学人事处副处长桂展鹏详细阐述了党的人才战略,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指出,人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引、育、用”并举的人才发展机制。

1668733497587351.png

最后,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武汉传媒学院特聘教授涂爱荣在总结发言时讲到,本次研讨会大家云集、精彩纷呈,来自高校和党校的专家学者分别从学理层面和政策层面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让我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为全面、深入、准确的理解。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并结合大学生成才成长实际,做到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以切实的行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青年学生的引路人,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出积极贡献。

166873326117675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