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顺利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日期:2022-07-15
浏览量:750

本网讯(通讯员 吴宇哲)以青年视角关注民生国情,以实践精神践行青春使命。为引导学院广大团员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由电气学院10名同学组成的“逐梦启航”实践团队在分团委书记望萍、辅导员漆晓燚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2022年6月29日至7月1日前往麻城市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探访将军乡,找寻红色初心

第一站,实践团队来到了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的乘马岗镇上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乘马会馆”,乘马岗是中国第一将军乡,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在麻城这块红色土地上,走出36位开国将军,其中有26位将军来自当年的乘马岗苏区。

团队成员们兵分两路,一是同当地村民深入交流并进行采访,展开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问卷调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给老百姓们带来的切实感受。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乘马会馆革命纪念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军指挥部旧址,仔细观瞻了馆内陈列的历史资料、珍贵文献和照片实物,深入地了解了乘马岗镇的红色革命历程,在老师的讲解下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教育课。

image.png

图为指导老师在乘马会馆内向实践团队讲解红色文化故事

走进大别山,助力乡村振兴

第二站,成员们首先来到麻城市龟峰山脚下的大别山红色文化展览馆,在景区专业讲解员的讲述介绍中详细了解了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内,发生在麻城及周边地区的系列革命事件和革命英雄事迹。接着观看了《红廉大别山》影视教育片,在回顾这段红色历史的同时深入学习大别山精神,感受独属于大别山的红色精神文化魅力,队员们参观学习后纷纷把心得体会与寄语写在了展览馆内的心语墙上。

image.png

图为团队成员观看《红廉大别山》影视教育片

慰问老战士,传承红色基因

恰逢七一建党节,这特殊的一天里,也是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团队成员们前往蔡店河村拜访了田新开老战士。田老战士热情地接待了大家。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田爷爷是1965年入伍,入伍后表现优异,被抽调到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了一名工程兵,主要任务是修战备洞,还有养护铁路路线,为国家铁路大动脉的顺畅保驾护航。后退伍回到麻城在武汉汽修厂工作,直至2005年退休。他用颤抖的手抚摸着退伍证感慨道:“以前的日子很苦,但随着国家的发展,经过一代代人的奋斗,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如今你们00后也将步入社会,挑起时代的重梁,希望你们能勇担重任,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不断向前”。

image.png

图为田新开老战士在给团队成员们讲述自己的入伍生涯

随后,田爷爷还带实践队成员们一起去参观他的小菜园,给大家介绍他的劳动成果,当看到地里有一半的草还没有来得及除完时,成员们纷纷表示想为田爷爷清除杂草,帮老人家减轻一些负担。大家在田间地头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image.png

经过本次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们充分了解了麻城市红色文化,调研了麻城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为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同时,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团队成员们都深刻地学习麻城红色文化历史,感悟大别山红色精神,提高了红色文化素养。同时也锻炼了成员们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探索的能力,展现了武汉船院学子昂扬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