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23-09-18
来源:冯蓉
浏览量:1337

本年度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向研究、机制研究、课程研究、队伍研究、资源研究、大心理危机防控干预研究等方面。

相关研究聚焦守正创新,关注重点群体,重视育人实效,凸显协同联动,体现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总结梳理本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把握年度特征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予以以下展望:心理育人体系研究热度不减,心理育人队伍研究持续升温,“五育并举”成心理育人新热点,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党的二十大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学界聚焦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格局、体系、内容、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呈现出鲜明的年度研究特征。梳理2022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成果,总结把握年度研究特征并探索研究展望,对于我们把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提升工作实效有着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年度进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等平台,以“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词对本年度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共检索论文3000余篇,其中期刊论文2200余篇,学位论文600余篇,各类会议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丰硕,研究视域宽广,研究内容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向研究

本年度研究者们从不同方面深入探讨了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问题,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导向、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导向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导向三个方面。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导向。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得到普遍认同,学校更加关注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状态,集中体现在对大学生幸福感等问题的研究。有研究者提出,近年来,全社会对幸福感的追求、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都在持续升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快乐、幸福且体面、有尊严生活的基础,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和核心所在。[1]有研究者发现,人际信任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人际信任水平越高,主观幸福感就越好。[2]还有研究者提出,积极心理学更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选择丰富的教育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3]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精准导向。有研究者提出,高校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实施动态监测,进行精准干预。疫情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不断增强,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客观的动态监测,掌握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实施准确分级,及时预警,对不同级别的心理健康状况施行个性化精准干预,确保大学生能够得到及时、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确保其成长成才。[4]有研究者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精准护航”策略,认为需坚持问题具体化、方法多样化和管控多级化的原则,做好心理问题的筛查与分级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务,对重点人群进行多级化管控。[5]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导向。有研究者提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在借鉴西方高校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本土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具有责任担当、完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时代新人。[6]还有研究者提出,要加强各生态环境的共建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只有既着眼于学生个体,又放眼于学生成长的各种生态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医疗等多方携手合作,致力于各种生态环境因素的共建共育,并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或协调)外界环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调适,才能收获更好的成效。[7]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研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学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探讨持续升温且日渐深入。本年度研究者们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守正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有研究者提出应不断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强化示范引领和研究推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发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工作原则、目标、内容、途径、实施、评估等内容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改革发展。同时还指出,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共同体,形成共同体联动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形成联动效应。发挥学校在学生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加强家、校、社、医协同,打造学校为“主”,家、社为“助”,医院为“帮”的联动机制。[8]有研究者提出,在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培育时代新人高度,守正创新、精准发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新拓展、心理问题发现机制新构筑和心理问题处置机制新擘画等举措,健全高校心理育人机制,提高心理育人质量。[9]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研究

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到2018年《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再到202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问题,做出了清晰而明确的规定。2022年4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主办“新思路,新探索: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坛”,汇集全国各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和成果分享。与会专家提出,要开好心理健康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要努力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有自信,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让更多学生拥有更好的心理素质,为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本年度,研究者们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满意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有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探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互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心理健康课的学生满意度。研究发现,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心理健康课满意度的最大变量是教师教学水平,其次是课程设置和学生。提出通过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程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等策略,以提升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满意度。[10]有研究者探索艺术与心理相结合的内在逻辑与适用性,开设“表达性艺术治疗团体辅导”系列课程,发现该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修复与成长等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提出可将表达性艺术治疗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成为课程常规方式、开展团体辅导、增加艺术欣赏内容等,为合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水平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新路径。[11]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研究

从《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提出“各高校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到《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强调要配齐建强骨干队伍。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研究是学界持续关注探索的热点。

本年度研究者们围绕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发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有学者提出,心理育人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要拓展选拔视野,抓好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健全激励机制,保证这支队伍后继有人、源源不断。建设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需要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专业优势,使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整体素质稳步提升。[12]有学者提出,新时期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要推进校级心理育人工作队伍专兼职并行,在配备专职心理育人工作队伍的同时,引导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学工干部参与大学生心理育人工作。要加强院系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院系心理辅导站建设,把院系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咨询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的心理育人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家长、校内其他育人工作者等在内的“全员育人”工作队伍合力,落实各层级工作队伍的职责,建立体制机制,实现心理育人效果质量提升。[13]

(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研究

面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各类常见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从资源取向探讨解决对策。有学者介绍美国支持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举措,面对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压力,美国诸多高校制定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行动策略,用于提升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这些举措包括倡议研究生院联合行动;强化系统服务制度供给,整合校园内各部门资源;构建跨学科指导关系网,修订研究生课程类项目;重视研究生主体性作用,鼓励相关群体共同参与等。其中,有特色的做法是勒冈大学的“量身定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项目”,强调针对不同研究生群体的需求量身定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项目,以确保有不同需求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公平的获得校园服务与支持。[14]有学者介绍英国从多方面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做法,包括政府部门、高校监管机构、卫生部门、专业组织及高校通力协作,形成完善的学校外部支持体系。高校内部发展出成熟的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策略:将学生作为设计和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战略的核心、将高校整体打造为心理健康社区、将同伴支持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障的战略手段、将心理健康教育嵌入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中。着眼于数字化保障,探索数字化技术在学生心理状态数据收集、心理问题预警、心理疾病诊疗、心理健康知识与高校保障经验传播等方面的应用等。[15]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干预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干预一直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议题。本年度,诸多研究者围绕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影响因素、干预举措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研究者通过对近10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发现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在大学生中较为突出。为更清楚、全面地展现我国大学生心理状况,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16]有研究者通过对有心理危机经历的研究生进行深度访谈,探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过程。研究发现,引发心理危机的表层源头集中在人际、学业、环境和身心四个方面,而深层原因在于研究生在客观环境与个人性格、本身状况和期望发生冲突时无法快速调节矛盾。通过分析应对心理危机的经验,总结出研究生在不同阶段走出危机的可行性办法。[17]还有研究者针对当前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校心理危机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从“体系”“技术”“赋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思路,提出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困境的具体对策。[18]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在总结梳理本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把握年度研究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趋势予以展望,为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一)心理育人体系研究热度不减

2017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印发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涵盖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和保障管理的心理育人工作框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遵循。近年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得到持续渗透,学界对心理育人体系的探讨始终保持较高热度。今年5月,《中国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在“5.25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推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约请高校管理者与专家学者撰文,共同探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高质量发展。专栏论文中,多位学者将视线聚焦心理育人体系机制创新发展。有研究者重视顶层设计,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深化对心理育人价值导向的认识。要搞懂弄通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应如何认识。有研究者重视策略应对,认为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压力应对资源缺乏,应对策略尚不够完善,更容易出现情绪困扰、动机消减、人际矛盾、悲观绝望等心理健康问题,给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高校应因校制宜,既聚焦于现在,也着眼于未来,制定合理引导策略,开创高校以心育人工作新局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研究者重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提出要以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为落脚点,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预防不良心态,学会调适情绪困扰与心理压力,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提出加强培训,形成“层层防守”的危机干预常态模式,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随着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深入,相信后续研究会不断涌现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二)心理育人队伍研究持续升温

高校心理育人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协调者和联结者,是高校落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纽带。心理育人队伍各类成员的工作内容各有侧重,工作方法也存在差异。近年来,学界关于大学生心理育人队伍的探索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要通过专兼结合增强育人力量。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是学校心理育人队伍的主力军。《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研究者们建议,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管理,落实好职务(职称)评聘工作,使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保障队伍整体素质稳步提升。高校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学生朋辈是大学生心理教育队伍的重要补充。要充分调动各支队伍的积极性,通过压实责任引导各支队伍形成协同合力,明确辅导员队伍心理育人责任,不断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胜任力,通过谈心谈话、开展活动、走访宿舍等举措,及时准确感知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提升研究生导师队伍心理育人意识,研究生导师不仅要“导学”,也要“导心”。研究者们建议明确研究生导师的心理育人责任, 建立导师与研究生谈心谈话制度。此外,重视发挥学生朋辈队伍心理育人能量,鼓励学生班干部、党团干部、宿舍长等朋辈队伍组织开展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化解成长困惑,提升心理素质。如何增强专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胜任力,畅通队伍发展空间;如何增强兼职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提升工作效能。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者后期持续深入探索。

(三)“五育并举”成心理育人新热点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五育并举”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有学者提出,已有研究证实体育、艺术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缓解或消除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缺乏自信、缺乏沟通能力、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当开展社交性强的体育运动,开设丰富的艺术欣赏课程并开展符合学生特点的体验性活动,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19]有研究者提出,德育与心育融合,能够让学生将德育知识真正内化,在思想上发生改变,在行动中自觉体现。[20]有研究者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按照教育规律对人心理层面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是铸造新时代大格局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21]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美育、体育以及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不断挖掘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育的心理育人要素,探索“五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深层机制及现实路径,将成为学界今后一段时期持续深入研究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的新诠释: 幸福感视角》,《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2]马建青、黄雪雯:《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亲社会行为与攻击行为的中介作用》,《应用心理学》2022年第1期.

[3]刘明娟:《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1期.

[4]游旭群:《高校以心育人精准策略》,《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0期.

[5]周广东、白学军:《疫情期间如何精准护航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0期.

[6]李焰、朱丽雅、王瑞、杨笑蕾:《育德与育心结合导向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10期.

[7]桑标:《新时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把握的四个特性》,《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10期.

[8]王卫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性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0期.

[9]许继亮:《高校建立健全心理育人机制论析》,《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12期.

[10]郭洪芹、罗德明:《高校心理健康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第6期.

[11]陈嘉婕、王卓凯、孟硕:《表达性艺术治疗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探究》,《北京教育(德育)》 2022年第1期.

[12]马喜亭、冯蓉:《建强高校心理育人队伍扎实推进“三全育人”》 ,《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0期.

[13]丁闽江:《“全员育人”视角下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研究》,《北京教育(德育)》2022年第6期.

[14]叶晓力、蔡敬民、徐培鑫:《美国如何支持研究生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基于CGS最佳实践的分析》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年 10期.

[15]冯磊:《英国如何保障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校外支持、校内策略及数字化探索》,《中国高教研究》 2022年第7期.

[16]陈雨濛、张亚利、俞国良:《2010~2020中国内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元分析》,《心理科学进展》2022年第5期.

[17]康琪琪、刘裕、余秀兰:《研究生心理危机从产生到化解的历程研究——基于有真实经历研究生的访谈》 ,《研究生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

[18]张驰、张东明:《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三个着力点探究》,《北京教育(德育)》2022年第9期.

[19]张建新:《关于<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专家解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三大抓手——体育、艺术和游戏活动》,《现代预防医学》2022年第6期.

[20]张曼、王瑞峰:《“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探索及实践》,《中国教育学刊》2022年第12期.

[21]俞国良、靳娟娟:《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关系探析》,《教育研究》2022年第1期.


作者:冯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心理体验中心副研究员

来源:选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年度发布(2022)》团结出版社202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