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一主线、三层面、三阶梯”《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4-08-24
来源: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浏览量:1350

一、背景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在全球倡导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技术创新和应用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安全性和市场竞争力。为了满足社会对动力电池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我校精心打造了《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课程,该课程已经从校级精品发展为省级精品,正在向国家级精品课程努力。

《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课程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承载着传授专业知识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及职业道德的使命。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本课程积极挖掘动力电池技术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二、做法

(一)围绕“动力电池技术引领新能源汽车绿色未来”思政主线展开教学

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创新精神、环保意识、工匠精神、职业规范、安全意识与责任感等,将其有机融合到知识进阶、实操赋能、云端进修等课程思政教育主阵地。

(二)塑造“品格素养”、铸就“职业素养”、践行“报国情怀”三层愿景

1、通过学习锂离子、燃料电池等不同种类的动力电池,塑造学生的“品格素养”,打好基础,为和谐社会增光添彩。

2、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人才的新需求融入到电池技能训练中,铸就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好支撑,为电池行业新质生产力赋能。

3、引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企业在动力电池研发方面的艰苦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团队成员为实现技术自主可控所付出的努力案例,树立科技报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学生践行“报国情怀”指明方向。

(三)“夯实动力电池认知基石、捍卫维护保养防线、攻克故障诊断与排除关卡”三阶梯

比如通过深入学习电池的化学组成、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对动力电池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夯实动力电池认知基石,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会对动力电池定期检查、正确充放电管理、适宜的储存等工作内容和方法,捍卫维护保养防线,以防止电池出现过早老化、性能下降等问题,确保动力电池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熟练使用专业检测设备和技术,快速精准判断故障原因,攻克故障诊断与排除关卡,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保障动力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图片1.png

 图1《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课程思政育人路线图

三、成果成效

1、知识传授成效:学生能够总结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及性能特点,对创新、环保、责任等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2、能力培养成效:通过案例分析、辩论赛等形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3、价值塑造成效: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领先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激发了投身新能源汽车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近两年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有:2023年12月学生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金奖;2024年4月荣获“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推荐队二等奖;李杨龙等7名新质工匠助力东风和比亚迪等为欧洲等国家开展技术服务。

四、推广应用

1、校内推广:通过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本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已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中推广应用,有效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

2、校外交流:通过参加教学研讨会、网络平台分享等活动,与其他院校分享课程思政的成果和经验,为其他院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共同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3、行业合作:与比亚迪、东方纳米等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将典型案例融入企业培训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开展新技术、新工艺讲座和交流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本文作者: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李兆平


责任编辑:李苑,曹琳,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