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实景大思政课解锁红色诗词精神密码
发布日期:2025-06-25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量:16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毛军刚 尚紫荆)“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近日,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诗词党史”大思政课——旷世长征 诗情回望《忆秦娥·娄山关》在贵州遵义娄山关毛泽东诗词馆前举行。来自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的师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上一堂实景大思政课,共同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
“娄山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关口两边都是高耸的悬崖峭壁,为黔北咽喉,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多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写作背景、党史故事、文体形式、诗词韵律、表现手法等角度,对毛泽东同志的《忆秦娥·娄山关》进行了详细解读,带大家一起解锁红色诗词背后的精神文化密码。
华中师范大学党史专家胡宗山讲述了四渡赤水的革命故事、遵义会议的关键转折、娄山关大捷的战斗实况,赞扬了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段维从诗词韵律入手,深刻彰显了毛泽东诗词的独特魅力;遵义师范学院古代文学教授唐燕飞表示,《忆秦娥·娄山关》表现出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同时引出了长征故事,“在共产党人面前,没有跨不过去的雄关”。
活动现场,“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华中师范大学组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实践教育基地”揭牌。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诗词党史”大思政课品牌,打造沉浸式红色文化育人“大思政课”,旨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赓续精神血脉、厚植爱国情怀。
据悉,“诗词党史”是华中师范大学落实立德树人工程、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红色文化“三融入”工程的重要内容。
作者:程墨 毛军刚 尚紫荆
责任编辑:湖北高校思政网
【上一篇】湖北大学:红巷里的思政课
- 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绘画学院共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 “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创新探索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打造具有高职特点、校本特色的思政大课 ——校领导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思政课
-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心中
-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进课堂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思政课
- 湖北美术学院:发掘传统文化底蕴 以大思政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思政课是理想信念培塑的重要载体
- 武昌首义学院:我校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导论》出版发行
- 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协同开展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 人民日报:用好红色资源 开好“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