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中学把思政课上在放学路上
发布日期:2024-06-10
来源:荆州日报
浏览量:357

(作者 周蓉 陈丹 李季)“老师,您假期来我家做客吧!”端午小长假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六中学八(5)班课间,53位学生纷纷向班主任谢丹发出邀请。陪孩子回家,将思政课上在放学路上,是沙市六中的一项优良传统。

办有温度的教育,育有情怀的学生。沙市六中积极响应师生诉求,打造“领生认亲”党建服务品牌,率先在沙市区开展“大家访”,教职工全员走访学生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双贯通”思政课改革,把思政课上在孩子们的回家路上;推动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优化教师作风,推进家校互融,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的高度赞扬。

立德树人,思政课堂在“陪你回家”时拓展

近年来,沙市六中积极思索思政教育新路径,努力让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推进学校思政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思政教育既要扎根校园,又要向校外延伸。”该校校长石习荣说。随着社会发展,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导致学生心理健康等问题凸显。为此,学校提出把思政课上在学生回家路上,陪学生回家,让师生交流沟通零距离,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将教育课堂扩展至更广阔的社会舞台。“行走的思政课”,让教育生动,让学生心动,成为学生欢迎的高品质课程。

一段不长的回家路,成为照亮孩子心灵的灯塔。该校七(6)班班主任李季陪学生小羽(化名)回家时,两人开心地聊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任务圆满完成这一振奋人心的事件。看到学生对空间站建造计划十分感兴趣,李季趁热打铁,详细讲解航天员“太空出差”的经历,并以航天英雄作为生动的思政教材,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和远大理想。小羽心中有了当航天员的理想,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回家路上,老师诚挚的关心,不经意间让学生敞开心扉。小萱(化名)是一个特别敏感脆弱的孩子,曾因病休学一学期。一次班级辩论会,因和同学意见不和,发生争执,她封闭自己,不再和同学交流。班主任孙老师时常假装与小萱“同路”,陪她回家。一次次轻松的聊天,聚焦小萱的优点,纠正她看待同学老师的偏见,慢慢孩子越来越阳光,最终勇敢站在演讲台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学习和生活的感受。

正是这一次次回家路上轻松、愉悦的思政课,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和人生规划,让家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家长梁铭说,老师利用放学时间陪学生回家,与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和学生做朋友,并将孩子的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多了一道保障。

该校通过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方面下功夫,让全校学生在“大德育”体系下健康成长,使德育教育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

家校协同,互融共育在“领生认亲”中深化

当好家校“联络员”,把回家路上的思政课落到实处。沙市六中从2020年开始,率先在沙市区开展“领生认亲”活动,校领导带头,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人人“认亲”,全校119名教职工共走访同学1035名。他们深入学生家庭,对学困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帮扶学习成绩、疏导心理问题,帮助贫困生实现“微心愿”,为优秀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

教师家访

在优化教育环境的整治行动中,沙市六中将“领生认亲”与“大家访”有机融合,细化家访的对象、内容、形式及工作要求——教师家访做好“三备”,即“备学生、备家长、备家庭”;做到“四要”,即“说优点要充分、讲问题要到位、谈措施要指导、听建议要诚恳”。

八(5)班班主任谢丹将班上53名学生进行划片,以学校为中心把走访家庭分为十多个区域,最远的在首辅路上,从学校坐车需40多分钟。虽然家访区域较为分散,但是谢丹坚持家家到访,经常家访完回到家已是夜幕降临,她还要坐在书桌前给学生写一篇家访日记。

九(2)班班主任邹莉将“每天陪一个孩子回家”的安排表挂在班科群里,科任老师们根据孩子的情况踊跃报名。“家访是学校、孩子和家庭互相了解的重要渠道,学校在老一辈教师身体力行下形成‘生远必达’的家访传承。”邹莉认为,通过家访,把孩子的闪光点呈现在父母面前,帮助孩子解开心结,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爱心,让家长对学校充满信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扎实的“大家访”活动,得到沙市六中学生和家长们的高度评价。七(6)班陈菁粲同学说,她会好好珍藏石习荣校长赠送给她的《平凡的世界》,将这份鼓励与期望化作学习的动力,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最美回家路,温暖思政课,教育的生态在点滴的温度中美好,学生的情怀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升华。沙市六中倾力拓展思政课的高度、深度、宽度、温度,把思政课教育做到学生心坎里,校园的环境美了,学校的声誉响了,学生的仪表更整洁、行为更规范、言语更文明了,回家路上的风景线更加靓丽了。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674649458182900862&item_id=2674649458182900862&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54677974398&showmenu=false&ref_read_id=be59452d-7801-4be8-8341-890362999a1c_1718352618635&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责任编辑:曹琳,姜涛,夏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