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博物馆里的青春思政课|红巷市集让历史与青年双向奔赴
本网讯(通讯员 文/何舒鑫 保怡菲 图/李核州 刘奕铭)“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5月25日上午,武汉革命博物馆农民运动讲习所旁的草坪上传来阵阵歌声,来自湖北大学的传唱人“声”入人心,用一首《不忘初心》开启了由武汉革命博物馆和湖北大学联合主办的“红巷里的思政市集”活动。
图为“红巷里的思政市集”歌曲表演(通讯员 刘奕铭 摄)
本次“红巷里的思政市集”活动主要包括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和红巷思政市集展演两部分。纪念馆里的思政课主要面向湖北大学青马工程学员、青马宣讲团成员以及武昌税务局青年员工,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晨的带领下,深入博物馆,重温党史故事。从杨靖宇、赵一曼的英勇抗争到毛泽东同志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陈晨深情讲述,移步换景,让学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深受触动。
图为陈晨在农讲所给学员们上思政课(通讯员 李核州 摄)
“侵华日军永远不会明白,人民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们也无法理解,中国人的信仰为何如此坚定。”陈晨的讲述几度哽咽,学员们眼眶泛红,目光愈发坚定。湖北大学第八期青马工程学员徐照极表示:“身临其境地聆听党史故事,让我热血沸腾。这堂思政课既生动又深刻,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直观和全面的理解。”
图为陈晨在农讲所旁的草坪上给学员们上思政课(通讯员 李核州 摄)
市集展演部分设置了红色传承区、民族同心区、心灵润泽区和文创红潮区四大展区,共16个思政创意展位,向游客们展示思政元素的多元与多彩。“这是我们自己养的芯宠袖珍椰子。”创意展区中的芯宠作品展区负责人胡梦菲正在向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正值“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她希望能把革命先烈坚定信念与个人成长心理健康相结合,传递正能量。
图为芯宠作品展区马克思主义学员芯宠IP文创(通讯员 刘奕铭 摄)
民族同心区蒙古族的民族文化展桌上摆满了民族特色美食,奶疙瘩、奶皮子、咸奶茶......吸引不少前来品尝的游客。红色传承区与文创红潮区书法、剪纸、茶艺、手工花应有尽有,各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创意产品琳琅满目,游客们往来于各有特色的摊位,互动交流,为博物馆增添无限活力。
图为红色传承展区手工作品(通讯员 刘奕铭 摄)
作为湖北大学与武汉革命博物馆携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标志性合作项目,红巷思政系列活动通过深度挖掘武昌红巷丰富的党史资源、红色遗产及革命先辈足迹,致力于打造“红巷里的思政”研学实践圈。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湖北大学与武汉革命博物馆将以此活动为契机,把博物馆的革命文物、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为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激发公众对红色文化的深度认知与情感共鸣。
图为参展人员与学员们合影(通讯员 刘奕铭 摄)
【上一篇】没有了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打造具有高职特点、校本特色的思政大课 ——校领导走上讲台为学生讲思政课
-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植学生心中
- 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绘画学院共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 “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创新探索
-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校领导进课堂上讲台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思政课
-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寓教于游 寓教于乐”——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 思政课是理想信念培塑的重要载体
- 武昌首义学院:我校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导论》出版发行
- 湖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艺术学院协同开展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 湖北美术学院:发掘传统文化底蕴 以大思政课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 人民日报:用好红色资源 开好“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