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积极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德心共育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
发布日期:2023-10-26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浏览量:733

本网讯(通讯员 薛春艳)2023年6月,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名单的通知》,我校入选为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心理健康是健康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秉承“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育心和育德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

夯实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分层分类心理预防干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湖北省大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项集中行动方案》文件精神,2023年6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召开全校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部署会,强调学院要坚持“三个深入”摸排小细节,深入寝室、深入课堂、深入谈话,聚焦留守、流动、单亲、残疾、家庭经济困难、遭受校园欺凌、丧亲、考研失利、就业困难等处境不利学生,做好困难学生的摸排和分层分类工作,补齐工作短板,织牢织密心理健康工作的防护网。同时,保持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及家长在线学习由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专家精心打造的心理微课,坚持推进家校联动“共培育”。在此次心理专项行动中,3万余名同学参加了“星空班会”,3万余名学生家长完成了“心理微课”的学习。

图片1.jpg

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自2013以来,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共有6万余名学生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自课程开设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组织开展线下课程教学,录制《触网·出网——揭秘网络心理》线上课程,通过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心理训练三个维度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层层递进,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教学成效,最终切实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一是在混合式理论教学维度实施理论教学通过线下传统课程教学、线上课程观看、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融合的理论教学互动,让学生从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入手,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二是在混合式实践教学维度实施体验教学通过在线上开展以“乐”欢心音乐欣赏、以“影”疗心电影赏析、以“画”愈心美术欣赏等实践教学活动,在线下开展以“体”健心户外心理素质拓展、以“访”识心心理中心打卡活动,在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以“剧”慧心心理情景剧制作等进行心理体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心理调适技能;三是在混合式心理训练维度实施心理训练通过在线上开展VR体验室、漫游太空舱、浸心放松室等虚拟现实心理训练项目,在线下开展《个人成长分析报告》、《三件好事心理训练》、《健康万步走》等心理训练项目,帮助大学生缓解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达到促进心理健康和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图片2.jpg

图片3.jpg

课程思政引领实践教学,德心共育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教学积极挖掘课程思政的映射点,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熏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和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幸福浸润,在音乐体验声声悦心、电影赏析沉浸疗心、名画欣赏以美润心、话剧表演心临其境、团体辅导心融神会、心理素拓以体强心、心理班会凝心聚爱、心理互助仁心爱人、心理自助修心明性、实践调查明心见性等主题实践教学中,优化课程内容的价值指引,画好心理育人“同心圆”。2023年5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进红色故居开展社会实践,传承革命血脉,通过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成长过程和革命事迹,学习革命家舍生忘死、坚毅果敢、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为了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2023年7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学生共同缔造乡村振兴,开展社会实践筑梦心辰。学生们在炎炎夏日,发挥自己无私奉献精神,为农村留守儿童、乡村学校教师等开展“执笔绘心、赋石生命”、“对欺凌说不”、“花与少年青春期性心理讲座”、“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与应对讲座”、“童伴悟家国,科技筑未来”等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建设健康中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图片4.jpg

图片5.jpg



 

责任编辑:曹琳,姜涛,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