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心”探索
本网讯(通讯员 付艳 李霞)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文明风采”活动。其中,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紧扣心理育人主线,在六月骄阳映照的校园里,统筹开展了非遗传承、温情毕业季、心理赋能等系列活动。各学院依托社区平台整合资源,将文化传承、专业特色与心理关怀深度融合,构建起“社区即课堂”的多元育人场景,为学生全面发展注入了多维动能。
非遗与毕业季交织,滋养学生心理健康
6月14日是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传媒学院作为武汉市洪山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受邀参加宣传展示活动。在洪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主题活动中,叶天泰老师作为传承人代表接受副区长邬磊与文旅局局长李翠红颁发的非遗项目铭牌,这一过程不仅展现了高校在非遗活化中的创新实践,更让学生在参与非遗传承中增强文化自信,获得心理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与此同时,温情毕业季系列活动持续升温,成为滋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载体。机电学院毕业音乐节以“南李路83号续航站”的温情告白为主题,舞台上乐队成员尽情演奏着原创歌曲与经典旋律,台下毕业生们或并肩而坐,或挥动着荧光棒轻声跟唱。当主唱说出“跃入人海仍为星光”的寄语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几位相拥的同学眼角闪着泪光,音乐的温暖与力量像一股暖流,慢慢抚平了大家对未知前路的焦虑,让毕业的脚步多了份笃定;计信学院“计馨社区”开展的“书香时光,旧物新缘”毕业生书籍漂流活动,则巧妙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毕业生们将承载知识的书籍与学习资料捐赠出来,在扉页写下暖心感悟与激励话语。当这些书籍传递到学弟学妹手中,文字中的关怀与鼓励成为强大的社会支持力量,帮助毕业生缓解离别焦虑,也让接收者在阅读中获得精神鼓舞,构建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活动期间,共收集捐赠书籍300余册,惠及200多名在校生。
心理赋能与社团成长,构筑心理育人立体矩阵
在2025年度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校园社团综合评定中,晓棠心理协会凭借 “专业化心理服务架构+沉浸式心灵陪伴体系”的创新模式拔得头筹。自2010年成立以来,这个拥有320 名学生成员的志愿公益社团,始终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深耕校园心理健康领域,成为守护学子心灵的重要力量。
在服务架构创新上,晓棠心理协会构建起“预防-疏导-发展”全链条支持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健心”系列心理团辅活动与知识宣讲,年均覆盖学生超 2000人次,有效提升群体心理免疫力;面对个体心理困扰,30余名经过系统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协同专业心理咨询师,以一对一服务模式,累计帮助超500名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同时,职业规划、潜能开发等特色课程的开设,进一步助力学生实现心理成长与个人发展。
协会打造的“专业心理力量+朋辈互助网络”双轨服务机制成效显著。校内外资深心理咨询师严格把控服务专业性,朋辈辅导员则凭借同龄人天然的共情优势,实现心理帮扶既有专业保障,又具人文温度,形成立体化心理支持网络。
在服务形式上,“心灵树洞+疗愈空间”双维服务矩阵亮点突出。官方公众号“心约晓棠”粉丝量已达7381人,2024年至今累计阅读量突破5万次,成为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寻求线上帮助的重要平台;线下精心打造的疗愈空间,通过沙盘游戏、音乐放松等特色项目,年均接待学生800余人次。此外,“心海探知韵”手工活动、心理情景剧表演等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以更生动的形式融入校园生活。
从社团内部到社会层面,晓棠心理协会的活动多点开花。对内通过定期培训提升成员专业素养,面向全校融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开展绘画、急救等多元体验活动;对外联动社区开展20余场公益活动,包括花艺减压、节日慰问等。凭借扎实的工作,协会成员近年来荣获省级奖项3项、校级荣誉12项。这份亮眼成绩单,正是晓棠心理协会十五年如一日坚守初心、创新实践的有力见证。
多元活动赋能社区心理育人,协同融合深化实践内涵
六月,学校聚焦心理健康教育,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全方位提升心理健康服务的温度与广度,让心灵关怀浸润校园每个角落。
建筑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联合物业2401班推出“指尖上的非遗艺术”麻绳编织课堂。活动现场,李红英老师不仅讲解了麻绳编织的历史文化与技法,更从心理学角度阐释手工创作的疗愈作用。依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当学生专注于编织绳结、塑造手工艺品时,能进入“心流”状态,暂时脱离外界压力源,实现情绪的舒缓与调节。活动中,学生们发挥创意,将普通麻绳变成精美挂件、实用收纳篮,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我认同,让心灵在创作中寻得平静与力量,累计吸引80余名学生参与。
酒店学院“橙光社区”的“巨型泡泡”团辅活动(“10 次幸福挑战”系列第 7 场),创新融合“耐心锻炼+心理赋能”。依据团体动力学理论,13名学生在吹泡泡的互动中,通过切磋技巧、互助分享,在团队协作中打破心理隔阂,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吹制巨型泡泡的过程需要高度专注与耐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潜移默化中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活动结束后,90%的参与者反馈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团队温暖,心理压力得到有效释放。
“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滋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生态场域。”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六月系列活动通过非遗技艺活化、毕业资源流转、心理服务创新等路径,实现了育人场景从课堂到生活的全面延伸。未来将持续深耕社区建设,以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护航学子在多元实践中绽放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