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学院:井冈山上铸初心 本草研学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5-08-19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
浏览量:54

本网讯(通讯员 周其其 张志君 陆嘉慧 邓殊琴 摄影 陆嘉慧 邓殊琴巍巍井冈,层峦叠翠。2025年8月11日至19日,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香泉珍药社会实践团一行,怀着对革命圣地的无限崇敬和对专业知识的求索热情,踏上井冈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了为期九天的“井冈山红色药用与食用植物资源调研”社会实践。学子们将党性锤炼融入绿水青山,把论文写在革命老区,其创新实践与初步成果获得了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的高度评价。

图片1.png

在红色洗礼中筑牢信仰根基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其精神养分是青年成长最厚重的滋养。实践团将思想淬炼作为首要任务。在《革命后代话初心》课堂上,革命后代芦继兵深情讲述“十八军进藏”的忠诚担当,张旅天动情分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让队员们深刻感悟到共产党人信念如磐、率先牺牲的崇高党性。通过“三湾改编”情景教学,队员们组建“重楼星火班”,自主设计班旗、口号,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历史脉络,感受组织力量,强化集体意识。祭奠井冈英烈、亲手编织草鞋、重走红军挑粮小道、与老乡共做红军餐……一系列实践活动,让队员们身临其境地体会革命先辈的艰苦卓绝,对“坚定执着追理想”的井冈山精神内核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队员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初心溯源,更加坚定了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在绿色探索中践行知行合一

依托药学院专业优势,实践团创新性地将中药资源调研融入红色研学。他们背负采集工具和干粮,深入井冈腹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课题研究。在荆竹山至大井村朱毛故居的6.2公里生态走廊上,队员们跋山涉水,沿途细致观察、拍照记录、采集样本。正如毛主席诗词描绘的“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队员们不仅领略了井冈山绝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更系统记录了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珍稀药用植物银线莲、浙江金线莲等在内的112种药用植物,并就地精心压制、制作植物标本81份,为建立井冈山“红色药用植物图谱”奠定了基础。

图片5.png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实践团还聚焦革命历史中的药食文化,专程前往井冈山市田头村调研“红军菜”的种植与开发现状,探寻革命岁月里的草本智慧。同时,发挥专业所长,为当地励剑夏令营的小营员们讲授“红军路上的中草药”科普知识,并组织孩子们动手体验植物拓染手帕的乐趣。这种将革命传统教育与自然科学知识生动结合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播下了传承红色基因与中医药文化的种子。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在成果初绽中收获专家期许

实践结束前的课题初步成果答辩会上,实践团系统汇报了九天来的调研成果:详实的112种药用植物记录、精心制作的81份植物标本、对红军菜等红色药食资源的深入考察,以及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实践。其扎实的调研过程和精美的标本展示,吸引了评审老师的目光。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的肖老师在听取汇报后,对实践团的创新课题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课题选题独特,将红色文化与本草研究结合得非常好,标本制作也非常用心。”他进一步提出宝贵建议:“当前成果形式可进一步深化。建议将这些珍贵的植物标本与井冈山丰富的红色遗址资源相结合,比如在小井红军医院还原战地采药场景,或在名医谢池香故居展示本草智慧。希望团队继续深化研究,完善成果,期待你们带着更成熟的成果再上井冈山,教育基地愿意为你们提供专题展览的平台!”

图片11.png

专家的肯定与期许为团队注入了强大动力。实践团负责人张志君表示,此次井冈之行是起点而非终点。团队将认真吸纳专家建议,持续深化课题研究,进一步完善井冈山红色药用植物名录,着力打造一批融合红色故事的精品中草药标本,并将首批精选标本赠予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同时,团队还将围绕井冈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形成专项建议报告,努力为革命老区的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贡献湖科智慧。

图片12.png

九天井冈行,一生井冈情。对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香泉珍药社会实践团而言,这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初心的溯源,更是一次专业知识的深度实践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学子们不仅将青春的足迹和科研的汗水留在了井冈山的绿水青山间,更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深深烙印在心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新时代青年完全可以在服务国家战略、传承红色基因、探索科学前沿的生动实践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责任编辑:刘广胜,凌杰,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