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力量深耕基层
发布日期:2025-06-30
来源: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信息工程系
浏览量:187

本网讯(通讯员 赵秋冉)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测绘信息工程系“北斗引航 飞翼助农”社会实践队深入老河口市周岗村,开展暑期“三下乡”调研活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乡村走访调研,梳理农业发展需求,探寻科技赋能路径;以标准化无人机植保作业获得认可;挖掘红色资源,整理老党员口述史料以明晰实践方向。此举旨在将专业力量融入乡村发展,以科技服务与红色传承助力乡村振兴,彰显青年学子服务“三农”的担当与价值。      

6月16日,“北斗引航 飞翼助农”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距武汉市四百公里外的老河口市周岗村,以“红色教育+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融合专业所长与基层需求,开展为期三日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旨在践行科技兴农战略,引领青年学子服务“三农”发展,在实地调研、技术应用与红色传承中书写青春答卷。

图片5.png

进村走访 实地调研

6月17日上午,在竹林桥镇镇长与村干部的协同支持下,团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元形式,系统调研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现状、产业发展瓶颈及乡村建设诉求,精准捕捉民情民意,为后续科学决策夯实了坚实基础。此次调研立足实践需求,团队成员与村两委班子围绕发展痛点深入研讨,全方位梳理出乡村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潜在困境,使后续工作规划更贴合基层实际,为科技助农、乡村振兴等实践行动提供了精准的方向指引。

图片6.png

飞翼入田 植保助农

当日下午,在村技术员的引领下,我们无人机植保小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广袤田间。无人机凭借其高效、精准的作业特性,有条不紊地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相较于传统人工打药方式,无人机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作业时长显著缩短,同时人工成本得以降低。细密均匀的药液喷洒,全方位覆盖农作物,有效抑制病虫害滋生,为农作物健康生长筑牢坚实防线,切实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让科技助农从理念变为田间现实。

图片7.png

红忆访谈 薪火相传

6月18日上午,团队与退伍军人、老党员周庆丰同志等人展开深度访谈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退伍军人与老党员们深情回溯往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峥嵘岁月,字字句句镌刻着红色信仰的印记;周庆丰同志则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历程,其扎根基层、勇挑重担的“头雁精神”令人动容。这场交流不仅让红色精神在对话中得以传承,更让团队成员从先辈的奋斗故事中汲取到不竭的奋进力量,激励着所有投身基层事业的工作者以更饱满的热忱深耕乡村建设,续写新时代的发展篇章。

图片8.png

访农问技 政策惠民

随后,团队围绕无人机助农主题开展村民走访调研,以面对面沟通为主、调查问卷为辅,逐一询问村民对无人机技术的了解程度、在生产中是否有使用需求以及操作时遇到的具体困难,认真记下大家对这项科技工具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的真实想法。同时,团队成员向村民细致宣传政府的助农政策,把申请条件、办理步骤等一一讲清楚,努力让政策真正传到村民耳边、落到生产里。这些做法不仅让惠民政策切实发挥作用,也为后续改进科技助农的方式提供了来自基层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

本次“北斗引航 飞翼助农”暑期社会实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红色教育+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主线,在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周岗村,围绕“学、研、传、行”精准施策,于走访老党员中传承红色精神,借无人机实操与北斗系统研究智慧农业并形成助农方案,通过多渠道宣讲凝聚政策共识,推动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融合,将理论转化为服务“三农”实效,引导青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与“一线的专业课”,鼓励新时代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展现青春作为、贡献青春力量。

图片11.png




责任编辑:曹琳,何佳珞,夏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