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传统丝印焕新彩,荆楚文化润童心
发布日期:2025-07-02
来源: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
浏览量:416

本网讯(通讯员 邱烨 摄影 柯臻 黄蕊)2025年6月28日至7月3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文化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丝印荆楚,美育童心—可移动的美育功能坊”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汉阳区墨水湖社区,联合“汉阳树下”社工机构,采用校、社、区三方共融模式,精心打造了“丝印讲座”“美育课堂”“艺术展览”三个模块的系列美育清润活动。活动将传统丝印工艺与荆楚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在丝印体验中巧妙融入红色教育,创新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科普讲座:开启丝印工艺之门

活动以一场公益丝印科普讲座拉开序幕。实践队队员化身文化引路人,为孩子们详细讲述丝印的历史——丝印技艺起源于中国秦汉时期,历经千年岁月的沉淀与创新,从古老的夹缬印花起步,逐步拓展到如今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讲座现场还设置了体验环节,通过讲解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工艺的浓厚兴趣,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团队精心打造了三堂特色鲜明且层层递进的丝印美育课。

荆楚文创课:玩转荆楚丝印包

首堂荆楚文创课以“玩转荆楚丝印包—荆楚文创产品(团扇)制作”为主题。队员们提前数周进行荆楚文化图案的原创设计,将编钟、晴川阁、黄鹤楼等极具代表性的荆楚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在课堂上,队员们先带领孩子们认识这些原创荆楚文化图案,并深入解读其深厚内涵。随后,指导孩子们将自己心仪的图案印制在扇子上,让孩子们近距离认识荆楚文化的独特元素,亲身感受丝网印刷的魅力。

微信图片_20250713145522.jpg

创意丝印课:多元承印物上的创意挥洒

第二堂创意丝印课提前通过社区公告、微信群等方式号召社区居民自带承印物,开展创意丝印 DIY 课堂。参与者打破传统纸面材料平面印刷的局限,在帆布袋、手机壳、帽子等多元承印物上尽情挥洒创意,充分展现了丝印工艺的多样性。

七一红色主题课:丝印传承,童心向党

正值七一建党节之际,团队开展了“丝印传承,童心向党”主题活动。实践队员深入挖掘武汉红色文化资源,选取八七会议会址、起义门等革命地标,原创设计出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的丝印图案。通过“沉浸式”教学,孩子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在丝印动手实践中深刻感受家国情怀,实现了美育浸润与心灵滋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课程投入使用了团队设计研发的“荆楚美育丝印包”,体现了美育服务向产品转化的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713145531.png

成果展览:拓展文化传播之路

为深化传统丝印的传播影响,实践队在社区的帮助下举办了少儿红色丝印作品展。将讲座和美育课上孩子们精心创作的作品进行精心展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并获得一致好评。实践队员以“可移动美育功能坊”为平台,带领居民体验丝印技艺的当代转化。居民们被作品深深打动,纷纷参与丝印图案印制,在实践中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活动成果:多方受益,未来可期

此次活动成果丰硕。对于孩子们而言,他们不仅学会了丝印的操作技艺,在艺术创作中增强了文化自信,培养了家国情怀,还充分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对于实践队成员来说,在活动筹备与执行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素养、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后期,团队将会继续推动丝印作品向文创、非遗类比赛作品转化。

活动有力地推广了传统丝印艺术,弘扬了中华美育精神,让荆楚文脉与革命星火在孩子们的手中交融新生。据悉,“丝印荆楚”团队已在丝印美育服务领域深耕了八年,始终秉持着对传统丝印工艺的热爱、对荆楚文化的敬仰、对美育事业的执着。未来,团队将继续以丝印为载体,深耕细作,深入挖掘荆楚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开展多元化的文化传播活动,为美育服务贡献更多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713145542.jpg

责任编辑:李巍峰,凌杰,刘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