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用科技与温暖共筑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发布日期:2025-07-30
来源: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浏览量:36

本网讯(通讯员 熊俊欣 卢思淇 熊川琦2025年7月7日至7月10日,武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e心e艺,愈童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分别于马家塝社区、城畈社区和钟鼓楼社区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系列科技支教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与关爱

心理健康讲座:守护心灵,传递知识

首先开展了精心策划的心理健康讲座,创新设计了“情绪小怪兽”互动环节,通过生动形象的卡通形象帮助孩子们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在“心理疏导游戏”中,“我玩的时候会感到开心。”“我和朋友闹矛盾了会觉得难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敞开心扉,主动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志愿者们还结合具体案例,讲解情绪调节的技巧,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安全小超人防护演练环节,志愿者们耐心引导孩子们掌握自我保护技能。当孩子们正确完成演练时,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我成功了,我成为安全小超人啦!”实践团成员表示:“这种正向激励方式不仅有效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引导孩子们学会情绪管理、更加理性平和地面对各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图片1.png

AI科技体验:智能陪伴,温暖童心

活动进行到中途,一款名为“Lighteen”的AI心理咨询系统吸引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该系统具备情绪识别、心理疏导等功能。团队引导孩子们与AI对话,让他们倾诉成长中的烦恼。12岁的若伊小朋友展示着她与AI对话后创作的绘画作品,说道:“当我告诉AI小助手我想念爸爸妈妈时,它教我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思念。”

马家塝社区的负责人称:“Lighteen”借助科技手段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实际行动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在教育领域落地落实。”

图片2.png

解压广场舞:舞动青春,释放压力

“律动释压”广场舞活动以音乐和舞蹈为媒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体育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释放压力。从欢快的《兔子舞》热身开始,到活泼的《勇气大爆发》,最后以鼓舞人心的《大梦想家》结束,孩子们跟随实践团成员在旋律中尽情跳跃。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城畈社区的孩子向实践团成员说:“我喜欢这些歌曲,这种舞蹈也让我很开心很快乐。”

图片3.png

温暖盲盒:以爱为礼,双向奔赴

此外,实践团还创新开展了“爱心循环”温暖盲盒行动。团队将精心募集的毕业年级同学捐赠的闲置物品消毒整理后转赠给留守儿童。“我收到的编程启蒙书太有趣了!”9岁的斯宇小朋友拿到盲盒后惊喜地向实践团展示。孩子们拆开盲盒后,有的迫不及待试用新文具,有的抱着毛绒玩具露出笑容,还有的立即与伙伴分享绘本故事。活动现场更有小朋友将手绘感谢卡投入捐赠箱,用稚嫩笔迹写下“谢谢你们,我会好好学习,以后也要帮助别人”。这份双向的温暖让整个活动充满了爱的流动,也让“爱心循环”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图片4.png

青春脚步丈量山河大地,智慧星火点亮童心希冀。这个夏天,“e心e艺,愈童心”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了科技与心理支持,用科技的温度照亮留守儿童的笑颜。

责任编辑:刘广胜,凌杰,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