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从加强新时代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视角打造“五维”学生党员素质模型
本网讯(通讯员 徐玉梅)大学生党员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强有力的推动者、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加强学生党员素质提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更是响应“青年强国”战略的应有之义。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党总支以党员素质冰山模型为参考,结合学生特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五力”学生党员素质模型,分别是文化传承力、学习输出力、责任承担力、生命感召力、社会服务力。学院整合资源、搭建“五维”素质模型成长平台,加强新时代学生党员素质建设,全面提升学生党员能力素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搭建红色小剧场+红色文创平台
提升学生党员文化传承力
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组建了一支“红色文艺兵团”,搭建红色小剧场,以革命历史为背景素材,让学生党员通过角色扮演、大胆创造、情景融入的方式,提升学生党员文化传承力。在2023届毕业生特色主题党日上,上演了一场红色情景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是来自“红色文艺兵团”的30多名“红色文艺兵”,深情演绎了一段地下工作者潜伏上海,通过电台传递情报的历史革命故事,将李侠、兰芬、裁缝掌柜、卖花女、特务等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整个剧目,从构思、旁白、视频背景、音乐、光影效果,到电报机制作、老式桌椅等道具的准备,学生党员们全程参与其中,使他们沉浸在红色主题文化创作之中。
学院在党群之家开展“信仰的力量”红色印记手工作品展,搭建红色文创展示平台,提升学生党员文化传承力。学生党员们精心制作了41幅红色主题艺术作品,用艺术剪纸、纸浆绘画、手工编织等形式,向党深情告白,描绘时代精神,通过定格图景,抒发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创办“博材小课堂”+学科竞赛成长营
提升学生党员学习输出力
学院创办“博材小课堂”,旨在为学生党员搭建学习输出平台。一年来,16位学生党员主动“请缨”担任“小讲师”,他们走上讲台,将总结梳理的各科重难点和学习方法,传授给低年级同学,开展学业上的朋辈帮扶。自2023年3月创办以来,开设了29次小讲堂,覆盖2022年级8个班级、2023年级9个班级学生,学生党员参与人次达54人,科目涵盖《高等数学》《有机化学》《大学物理》等重难点科目。学生党员们通过登台历练,深化了学科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提升了学生党员学习输出力。
学院贯彻落实“1+X+N”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指人才培养方案,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X指职业技能证书,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提高职业技能;N指学科竞赛,学院开展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党旗为引领,积极打造“学科竞赛成长营”,今年学院动员共有170人次师生参加。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参与率达78%。通过“学科竞赛成长营”搭建相互学习和交流平台,以训赛文化引领学风,将专业知识通过训练和竞赛与实践结合,提升学习输出力。
开展党员先锋行动
提升学生党员责任承担力
为扎实推进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学院推出党员先锋行动,不断提升学生党员责任承担力。学生党员下沉,服务师生,他们是“党员督查团”,督导奖助补贷等学生工作的落实;他们是“党务助理”,协助处理党务事务;他们是“征兵大使”,为征兵工作宣讲;他们是“宿舍安全信息员”,关注楼层楼栋安全稳定;他们是“网络文明军”。
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
提升学生党员生命感召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身心素质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带头参加“三球”比赛、趣味运动会、拔河比赛、晨跑夜跑等运动以及心理讲座、心理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活动,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积极搭建第二课堂身心素质成长平台,提升学生党员生命感召力。
成立“小桔灯”党员志愿服务队
提升学生党员社会服务力
学院成立“小桔灯”党员志愿服务队,引导学生党员上好大思政课,提升学生党员社会服务力。学院开展党建带团建、校社共建活动中,在社区服务中亮身份,学生党员带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工程大社区、卓刀泉社区开展“六个一”的精准帮扶。暑假期间,学院面向学生党员发出号召,开展“我为家乡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学生党员积极服务乡村、社区,开展义务支教、社区服务、防诈宣讲、护航亚运等活动,弘扬志愿精神,涵养初心使命,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在祖国大地上上好“大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