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职业大学:坚持“四个强化”,扎实推进资助育人工作
发布日期:2024-05-06
来源:鄂州职业大学
浏览量:521

本网讯(通讯员 高国志)体育课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多措并举提升育人实效展开学生资助工作,并提出了“四个坚持,四个强化”的工作措施。

一、案例摘要

体育课部在校生335人,约有30%的学生来自甘肃、青海、贵州等中西部贫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必扶智、扶贫必扶志”,体育课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工作实践,总结提炼出“四个坚持,四个强化”资助育人模式,通过“落实一个保障、构建两个体系、做好四个强化”的工作思路,构建起感恩励志、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的长效育人机制。

5.jpg

6.jpg

二、工作的实施

(一)落实一个保障:以“精准资助”为中心,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注学生入学状况、学习过程、毕业去向,针对学生不同地区、年级、家庭经济情况,提供分类资助和精准资助。

(二)构建两个体系:构建“学院—班级—宿舍”三级矩阵服务体系,组建宿舍和班级评议小组、课部工作小组,确保让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形成了“资助+”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指导等全方位一体化精准育人体系。

(三)坚持四个强化

(1)面向问题,强化“全域”覆盖。课部在开学之初通过主题班会宣传资助政策,实施“四进”进宿舍、进教室、进实训室、进操场,通过访谈、调研、问卷、生活观察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面向335名学生展开全面摸排,做到全域覆盖。

(2)面向师生,强化“全员”协同。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全员参与课部资助育人工作,辅导员担任资助评定工作小组组长。任课教师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困难生学业、技能等给予针对性辅导,辅导员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开展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潜移默化帮扶困难生。

(3)面向学段,强化“全程”贯穿。针对一年级新生,主要开展助学贷款办理、资助政策宣讲和助学金资助等工作,对学生进行爱国、励志教育;对二年级学生,鼓励其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和奖学金评定,同时侧重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能力拓展;对三年级学生,除经济资助外,为其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

(4)面向成长,强化“全方位”开展。经过多年实践,课部构建出“资助+”式全方位一体化精准育人模式,将资助育人与思想引领、道德浸润、学业发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指导等相结合,形成了“他助—自助—助人”的良性循环。

1.jpg

2.jpg

3.jpg

4.jpg

三.育人实效

(一)助困方面。近三年,课部共为困难学生助学贷款服务90余人次,资助困难生290余名,为近120余名困难生联系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育人方面。近三年,课部先后有9余名困难生获得湖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一等奖,12名学生获二等奖,13名学生在专业、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7名学生在文体竞赛活动中获奖,62名困难学生参加各类省市以上赛事志愿服务工作,12名资助学生参军入伍,7名学生考入本科院校,涌现出孔盼盼、安胜发等典型人物。

四.经验启示

(一)修订完善方案,规范制度精准。结合课部实际,根据学校文件制订细化困难生认定工作实施方案、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实施方案等多项制度文件,推动资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精准化,把好精准资助的“入口关”。

(二)搭建提升平台,扶困扶志扶智。建立扶助、学业和就业帮扶体系,开展党员干部1帮1活动。开展感恩励志宣讲活动,以典型宣传激励学生让育人出实效,不断提升资助育人的功能。   

责任编辑:曹琳,姜涛,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