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以“六好习惯”促“五育”融合
2月26日上午,全省教育大会举行。会议提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牢“抓教育就是抓发展、谋教育就是谋未来”的理念,满腔热忱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通过全面实施“六好习惯”行动,即背书包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卫生好习惯、文明好习惯、阅读好习惯、健康上网好习惯,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落实“五育”融合提供实践路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背书包好习惯,强化责任意识
学院通过背书包好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每天早晨,学生们整齐地背着书包进入教室,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背的是态度、背的责任、背的是情怀,培养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对学习的重视。学院还定期举办“最美书包”评选活动,鼓励学生整理书包,保持学习用品的整洁有序。这一习惯的养成,直接体现了智育中对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渗透了德育中对责任感和自律精神的塑造,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运动好习惯,锤炼健康体魄
运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学院通过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如形式多样的早操(每个二级学院都有特色早运动活动)、篮球赛、羽毛球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同时,学院还建立运动打卡制度,学生通过打卡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形成良好的运动氛围。此外,学院每年举办“体育运动节”系列活动,包括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比赛、校园马拉松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平台。
三、培养卫生好习惯,营造洁净环境
学院注重学生个人和公共卫生习惯的培养,通过开展“清洁校园”系列活动,学生们自觉维护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学院还定期举办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一习惯的养成,不仅体现了劳动教育中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通过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助力体育和德育的发展。
四、培养文明好习惯,提升礼仪素养
文明礼仪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学院通过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实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六个一”学工精品工程,提升学生文明素养。学院每年表彰在文明礼仪方面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树立良好的校园新风尚。同时也通过文明行为的实践,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促进美育工作落地生根。
五、培养阅读好习惯,涵养文化底蕴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途径,学院通过升级图书馆、阅览室、自习室软硬件,新建“一站式”学生社区阅读坊、校园景观阅读亭廊、线上阅读吧等阅读空间,每学期由学院领导、教授、名师、校外杰出校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推荐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同时,定期举办读书节、读书分享会、书评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助力美育和德育的融合。
六、培养上网好习惯,规范网络行为
在当前信息化、数字、人工智能相互交织的时代,健康上网对学生至关重要。学院通过开展系列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和抵制不良信息。学院还健全网络使用规范机制,确保学生能够健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强化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通过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加强对自律能力和道德意识的塑造。
近年来,学院推动“六好习惯”行动与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深度结合,通过量化考核和评选表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六好习惯”行动,形成“人人争优、个个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推动“五育”融合在深耕细作中落地生根。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以"六好习惯"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五育"融合发展。通过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具象化为可操作的行为准则,使"五育"目标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持续成长环境。
本文作者: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 刘明涛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 李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