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学院:数字赋能与创新 艺术融合实践——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斩获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大赛湖北赛区双项省奖
本网讯(通讯员 曹阳 )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湖北赛区竞赛在长江大学(荆州校区)隆重举行。武汉东湖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曹阳、付钰两位老师带领的团队在“工程数字场景”赛道中表现卓越,两组作品《非遗韵事-甲路油纸伞》与《机械迷城》均获省级三等奖,展现了学校在数字化创新领域的突出实力。
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训练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A类学科竞赛,覆盖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字媒体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制,推动新工科、新文科交叉融合,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本届湖北赛区由长江大学承办,吸引了全省38所高校的数百支队伍参赛,竞争激烈。
武汉东湖学院高度重视此次赛事,自2024年11月启动校赛以来,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联合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务处等多部门,组织师生团队开展专项培训与作品打磨。校赛阶段,全校41支队伍围绕7大赛道展开角逐,工程场景数字化赛道最终遴选出2支队伍晋级省赛。
曹阳、付钰老师指导的两组作品聚焦“工程场景数字化”赛道,结合传媒艺术与数字技术,以虚拟仿真、三维建模为核心,历时4个月完成系统开发与测试。学生团队通过模拟智慧城市管理与工业生产线优化,将艺术设计融入工程实践,实现了跨学科创新突破。
省赛现场:技术赋能,彰显创新
在长江大学赛区,两支团队通过作品展示、答辩与实操三个环节接受评审。《非遗韵事——甲路油纸伞》利用Unity引擎构建城市数字孪生模型,整合交通、能源与环境数据,实现实时可视化管控,其交互设计获评委高度评价:“将艺术审美与工程逻辑相结合,体现了数字技术的场景化应用潜力。”《机械城市》则通过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模拟故障预警与智能调度,展现了“虚实融合”的工业4.0解决方案。
评审专家表示,两组作品紧扣“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主题,兼具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充分彰显了武汉东湖学院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上的成果。
师生感言:以赛促学,砥砺前行
获奖学生代表孔思雨同学表示:“从校赛到省赛,我们不断迭代作品,在曹老师和付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攻克了多个技术难点。这次比赛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让我们体会到协作与坚持的力量。”
曹阳老师强调:“数字场景赛道要求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我们鼓励学生从真实产业需求出发,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推动成果转化。”
学校支持:创新驱动,培育英才
武汉东湖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胡伟提出,学校将学科竞赛纳入各学院建设重点规划,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与导师团队建设,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此次获奖是学校推进“新工科”教育改革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