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联合恩施州博物馆开展思政实践教育活动
本网讯(通讯员 吴宇 向贤海 摄影 刘文燕)为深化“大思政课”实践育人成效,厚植青年学子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2025年4月17日,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以第三届“荆楚文博文创设计进校园”活动为契机,组织师生党员、青年学生代表120余人赴恩施州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思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党建+专业+文化传承”的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实践同频共振。
党建引领聚合力,校地协同育新人
活动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为主线,学院党总支书记田英、院长石庆秘带队,三个师生党支部联动参与,将主题党日活动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学院党总支通过校地共建平台,将思政教育嵌入文化调研、专业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锤炼责任担当。
文物为媒强信念,文化寻根润初心
在《武陵足音》《恩施记忆》展厅中,师生党员与青年学子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红色史料,深刻体悟恩施地区巴楚文化交融的厚重历史,特别是革命文物中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成为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学生党员唐龙感慨:“文物背后的历史脉络让我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作为设计专业学生,更应肩负起让文物‘活起来’的时代使命。”
专家赋能拓视野,知行合一担使命
恩施州文博专家邓辉在“恩施历史文化概述”专题讲座中,系统阐释了地域文化特质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向贤海表示:“此次活动是‘课程思政’向‘实践思政’延伸的重要探索,通过文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共同指导,帮助学生在文化根脉中汲取创新灵感,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专业价值。”
实践育人显成效,文化创新展担当
作为学院“实践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项目,此次活动依托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组织学生团队围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开展主题创作。将文化调研、文创设计、成果转化纳入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两个结合”的理论认知,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此次活动是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创新实践,通过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将专业实践转化为培根铸魂的育人场景。下一步,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组织学生围绕恩施文博资源开展主题创作,以青年视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思政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见深度,在服务社会中显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