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家校暖心联动,共促学业帮扶
发布日期:2025-02-21
来源:文华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浏览量:208

本网讯(通讯员 马琳珂)家访有爱,共育有声。应学部家访小组的安排部署,信息学部学生家访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2024—2025年信息学部辅导员每月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将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在校状态及时反馈给家长,同时辅导员利用假期期间,实地走访20余户家庭,切实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形成了较好的协同育人实效。

杨同学家访学纪实

2025年2月,与杨同学提前沟通后,辅导员马老师对杨同学进行实地家访。得知辅导员要家访,身着黑色外套的杨同学早已等候在小区门口门岗处。马老师带着提前准备的慰问品走进了杨同学的家,拿出了家里的果盘和茶水,表示衷心的感谢。

98241AE569CBC55DEE3094951B02F34F.jpg

1.学期初困境

杨同学目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一学生,2024年9月刚入学时无法适应大学生活,陷入"理想与现实落差"的迷茫,存在专业认知偏差。杨同学在大一上学期多次有退学的想法,思想摇摆不定,经常深夜辗转难眠产生"是否该退学复读"的自我诘问。家长也表明该生上学期开学初每周回家与父母沟通此事,也曾到校与辅导员沟通,一度向教务提交退学申请但随即后悔,态度摇摆令人头疼。另外家长经常接到辅导员的反馈,杨同学开学初经常出现迟到,旷课情况,学业成绩有挂科现象,此学期排名靠后。

2.转机浮现,思想蜕变历程

父母和辅导员多次沟通后,辅导员邀请班级潜能导师到班级,对于计科专业进行详细介绍,该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基本的认识。辅导员同时引荐该生加入计科专业工作室,在专业课程让学长进行帮扶,因此杨同学也对于未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决定要考研。该生也积极报名了多项学科竞赛,如蓝桥杯、大学生英语竞赛。在坚定自己的目标后,积极投身于学科比赛中,从刚开始的迟到、旷课、辅导员沟通无回应到现在的积极面对,重拾了正确的学习节奏。

3.成长路径规划

在家访中,与家长沟通后,马老师结合杨同学的专业背景和兴趣,与家长分析了计算机专业的前景和可能性,以及学长学姐们的考研案例,马老师鼓励杨同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针对其"想考研但怕坚持不住"的顾虑,辅导员与家长共同制定了三点"策略:

1)夯实基础:本学期重点突破数学、专业课。自学编程软件。对于基础的公共课也要做到态度端正,不轻视。

2)实践赋能:在工作室中,与学长、指导老师共同制定学习帮扶计划,学生自身积极备战蓝桥杯大赛。

3)争优评先:做到不挂科,个人荣誉以及班级荣誉多去争取,为班集体贡献力量。

4.家校共育承诺

临别时夕阳正好,家长再次表达了对于学校老师的感谢之情,杨父将手搭在孩子肩头:"以后每周我们都会抽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杨同学也郑重承诺会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在马老师送的日历第一页栏写下自己考研目标院校。陪同的同事悄悄按下快门,定格了这这次的温暖画面。

返程途中,马老师收到杨同学发来的消息:"老师,我会好好努力的"教育的美好,或许就在这些悄然萌芽的成长瞬间。

B168CD8937E7200905BDE05ED04C1226.jpg


责任编辑:杜海洋,郝斐然,曹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