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学院:家校共育暖人心
本网讯(通讯员 杨金瑞)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精准助力学生成长,2025年1月4日至5日,文华学院信息学部辅导员杨金瑞跋涉600余公里,前往湖北省巴东县巫峡口开展家访活动,将学校的关怀送入2024级通信工程专业小张同学家中。
穿越峡江的教育接力
清晨的高铁载着教育者的牵挂驶向鄂西群山。历经3小时高铁、1小时城乡公交及崎岖山路的辗转,杨老师与小张同学于午后抵达云雾缭绕的峡江村落。这座倚靠巫峡的半山民居里,三代女性的守候让家访更显温情。“没想到大学老师会翻山越岭来家访”,张妈妈质朴的话语中透着惊喜。在挂着几张学生时代奖状的堂屋里,一场跨越家校的教育对话徐徐展开,泛黄的纸张见证着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点滴进步。
成长的双向奔赴
家访过程中,杨老师系统反馈了学生的在校表现:从初入大学时的适应不佳到如今的积极转变,特别肯定了该生成为寝室学风表率的重要进步。当了解到这个留守家庭中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全家依靠母亲务农维生的实际情况,杨老师现场解读了国家资助政策,鼓励学生申报助学金:“教育公平不会让任何一个追梦者掉队。”
该生常年与奶奶和妈妈生活,针对家长关切的成长环境问题,杨老师结合该生在校期间与室友融洽相处、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等具体表现,向张妈妈解释道:“孩子在校积极乐观,尊重老师,热爱生活,没有出现您所担心的问题,之后我也会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桌子旁,家长向杨老师讲述着孩子的成长故事,而他分享着学生的在校表现,家校双方在温情的对话中建立育人共识。
峡江畔的成长之约
次日,小张同学化身向导,带杨老师探访见证自己成长的县城儿童乐园。这个承载着童年记忆的公共空间里,师生沿着步道畅谈职业理想。“我想用代码为家乡旅游开发智能系统”,小张同学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巫峡说道,“就像这江上的航标灯,用科技为家乡发展导航。”杨老师轻拍学生肩膀回应:“找准方向坚持下去,你一定能成为照亮家乡的'数字灯塔'。”
文华学院信息学部将家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实践,通过校外辅导员实地走访、校内日常动态跟踪等方式,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精准帮扶。我们将持续开展“走进家门,打开心门”行动,将辅导员家访打造成翻越崇山峻岭的“教育摆渡船”,既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更传递教育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