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脚踏大地宣讲中国法治,心暖民间彰显青年担当
发布日期:2022-07-25
浏览量:743

本网讯(通讯员 田晋宇) 2022年7月13日,长江大学“三下乡”暑期实践志愿者团队联合茅穗里社区基层干部于公安县毛家港镇智者文化公园共同开展“送法入社区”活动,为毛家港镇的居民们呈现一堂丰富多彩的普法讲座。

1658727771676964.png

下午18时,放下碗筷,匆匆结束晚餐,志愿者们就搬着桌椅、扛着物资,早早到达了文化公园。整个团队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两名主讲人有条不紊熟悉着讲稿,其他志愿者们则相互配合,井井有条完成摆放桌椅、挂好横幅、分配物资等工作。待一切准备就绪,志愿者们已是满头大汗,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夜幕渐渐降临,毛家港镇的居民们也陆续地来到了文化公园。志愿者们立刻分散到公园周围,为居民们分发普法手册,并以通俗的语言简单地介绍相关的法律常识。在湖畔的小亭子里,爷爷叔叔们正坐在一起乘凉、聊天,志愿者们也加入了进去,从居民们在毛家港镇的生活状况、居民们对法律的了解状况、毛家港镇近年的发展状况等方面与他们展开了由浅入深的交谈。

1658727716736492.png

“维护青少年权益,保护民族未来。”长江大学法学院陈晓宇同学结合自己在支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他强调关爱未成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还需要在精神上给予孩子陪伴与关爱,呼吁全体居民将“关爱未成年人,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落实到实际行动;田晋宇同学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强调全体居民要“时刻紧绷警惕意识,不贪不信不转账”。居民们热情鼓掌,耐心倾听。“现在的大学生真不错,能够在众多目光下侃侃而谈,讲的内容也十分吸引人。”这是毛家港镇的居民对志愿者们的评价。

随后,志愿者们演绎了小品《“典”亮我家》,再现了生活中的婚姻纠纷和经济纠纷。“感谢冷静期,感谢民法典!”这句台词说出了居民们的心声,反映了民法典在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上的重要作用。

长江大学法学院程爱军老师受邀为居民们答疑解惑,居民们很快就围了上来。李先生问:“在婚姻中女方婚后不顾家,离婚后可以要求女方少分点财产吗?”程老师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解答,同时分析了孩子的抚养问题,普及了彩礼问题。“朋友向我借钱没有欠条,对方不还钱可以起诉吗?”“合伙经营公司应该怎么划分责任呢?”居民们还从经济纠纷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程老师都结合具体的法律知识,深入浅出地逐一进行了解答,并适当地进行拓展。

1658727980605953.png

“专业的还是专业的,这个问题我已经疑惑很多年了,今天终于得到了专业的解答,我感到非常高兴。”“太谢谢你们了,早知道这样我也不用受这么大的委屈了,我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在得到解答后,居民们十分激动地对老师和志愿者们表达了感谢。

此次普法入社区活动,有效落实了省委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部署,既帮助毛家港镇的居民们普及了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为居民们解决了一定的实际问题。志愿者们表示在本次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艰巨,自己将会更加坚定信心,以党和国家的政策为指引,脚踏实地学好、学活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本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为百姓排忧解难,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展现当代青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