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廉洁月,立世清白人
发布日期:2023-06-28
来源:武汉轻工大学,刘心语
浏览量:592

当春节期间,热播剧《狂飙》走进人们的视线,扫黑除恶的利剑泛着法律的正义,当一批批黑社会分子落网大快人心之余,其背后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只手遮天的保护伞,那被利益熏染的初心沾上了金钱的罪恶令人一阵阵恶寒。当党性原则被反复提起,当初心在物欲横流的泥潭里捞起,廉洁之风在此扬起了鲜明的战斗旗帜,如黑色夜幕里那皎皎明月。

满地六便士,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物欲横流之下,如何让廉洁之风吹去刺骨寒风,诸君又何以寻求己月呢?

何为廉洁?“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所云,形声,从广,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逐渐演变为棱角、节操、清廉之意。廉是清廉,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是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屈原《楚辞》里写道的“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是滚滚利益红尘下仍未被磨去的棱角;是明亮厅堂之上那方方正正的门楣。“洁”是清白,是人生光明磊落之态度,是陶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超脱,是刘桢的“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傲骨,是“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无私,是行以端,立以信,堂堂正正立世,清清白白为人。

廉为其本,洁修其身。如松柏立于严寒,志洁行廉,犹记得历史长河里那清官廉士的美好姿态。北宋包拯,为官清廉,爱民如子,老少妇孺皆知,曾有老话云“举头三尺有青天”,当他的廉洁之姿被无数百姓知晓与崇仰,也许就是当时老百姓的“青天”。盛年时期身居高位,两袖清风,晚年后仍以“清廉”为座右铭延续家风,立石碑于家中,更是将清廉刻入心中,融入血液里。岁月更迭传过历史的接力棒,揆诸当下,仍有成大事者立志,周育兰——芷江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成员“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用行动把公平廉洁诠释的刻骨铭心。她生活自警自省,“登山需正路,饮水需直流”,在十一年办案以来有多人委托,而她行得端做得正,身有廉洁如兰散发清香,帮助院里解决了许多“铁案”。

清代志士顾炎武有言:“诚欲正朝廷以正百官,当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而其本在于养廉。”党始终作为标杆,行以示范,仰望星空的同时坚持脚踏实地。从上任之初的“红毯文化”到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的规则纪律落入每一丝细节。“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打虎”“拍蝇”“猎狐”,到扫黑除恶,拔除保护伞的政法教育体系整治,人民百姓感受的不止是震耳欲聋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力度与决心,春风吹过之处不是荒芜,廉洁的泥土里有种子开始发芽。

星海横流,岁月成碑,清廉并不只局限于为官为政,廉洁之土也孕育着清廉志士。朱自清以“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为人生信条,书写他的书生意气。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书生之气温柔却藏着铮铮傲骨,刚柔并存,一生康洁公正,慎独自律,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但在仍有人在阴沟里看到了星空,纵使处境饥寒交迫难以忍受,他民族廉洁之心仍然坦荡,不愿受嗟来之食。云山苍苍,江水决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前人如此,今不容辞承前人之光,从家风,教风,学风到校园风气,以求缔造全方位的康洁之风气。

古有包拯立碑以示清廉家风,现有无数志士奔赴山海,走上志愿活动勤勤恳恳,待人问好礼貌谦谦,“明德、积学、砺志、笃行”写入校训,无数学子用行动诠释在披星戴月的岁月里,将廉洁写入德行,将自己融入时代。习君子品行,留两袖清风的学生,在学生会工作中,戒躁戒躁,抛弃为官傲气,为官至上的杂念,做好本职,服务同学。“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育人首先是以德育人,老师语义滔滔而绵长,甩开了悠悠历史的巍峨广袖,带领学生触摸历史的脉搏;或旁征博引,将一个个深奥词语、数字密码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近课堂。他们都以自身为则,笃职,身正,将自己放入教育,放入科研,以严谨认真精神投入,让学生沐浴在廉洁的春风中,光明笃行。

       廉洁,不仅仅是大是大非,更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滴水穿石,日积月累,方能养清气,濯清廉,清风两袖,清白衣冠。梁晓声说过:“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油。”吾之青年,正如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更应培养清廉精神,物欲横流之下往往泥沙俱下,而吾辈青年更应不淆世俗的浊尘,找到自己的月亮,搭上属于自己的船,走好脚下的路,满地六便士,愿君寻己月,让廉洁之风荡漾起新时代芳华。

责任编辑:曹琳,朱君,湖北高校思政网

【上一篇】敬廉崇洁,以廉立身

【下一篇】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