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大学:走访调研学习基层治理“土城经验”
本网讯(通讯员 匡孝伟 梁春晴 苟春璇)为引领广大青年以中国大地为课堂,在国情考察、社会观察、调查研究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武汉工程大学许志伟党员实践队一行九人围绕“以共同缔造激活基层治理‘群体动能’”主题,于7月16日赴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开展为期12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深刻考察当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建设情况,面对面聆听土城村发展故事,探索小山村聚力缔造美丽家园的大智慧。
前期,许志伟党员实践队以“云调研+实调研”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研,充分汇集网络资源,根据土城乡共同缔造及基层治理的相关政策及典型经验,确定调研主题、制定调研方案、编写访谈提纲,为实地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基层组织调研: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同缔造美丽家园
实践队连续12天走访土城村村民委员会,其间相继走访土城乡政府、土城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地,面向党员干部、村委会工作人员、“集镇管家”负责人、村民代表等对象开展调研。
依托村委会建设议事长廊、集镇志愿广场、群言堂、便民服务大厅等议事协商平台,把每个村民都纳入一个或多个社会组织中,通过每月至少一次的村民议事会,广泛收集、采纳村民对于家园建设的意见,做到“遇事大家议、决策大家定”。
“公共道路脏了,村民争相去打扫,有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想去当志愿者。现在,村民们都知道美丽家园需要大家共同建设!”土城乡“集镇管家”负责人胡丹自豪地说道。在党员干部的带头下,土城村村民自发构建“党员+乡贤能人+群众”的治理主体格局,以“集镇管家”形式聚合群众力量,推动形成“一起干”的良好氛围。
“土城村的变化,是以党建引领,以共同缔造为路径,广大群众共同奋斗出来的。”土城村第四党支部书记赵龙深有感触地说。通过12天的连续走访,团队成员了解到从自上而下的“单打独斗”到村民有序参与共谋协商是一个内生过程,需要各级政府与多方力量协同作战。
入户走访调研:群体自治注动能,共同缔造幸福生活
共同缔造的核心是“共同”,关键在于群众参与、凝聚共识,将乡村治理的“你我”变成“我们”。实践队通过走访座谈、个别访谈、实地参观等形式,与乡贤代表、农户、村民畅谈所需所想,了解土城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创建情况。
“村委会召开过很多次村民座谈会,一开始很多人不愿意,但是村主任一家一家宣传,说让我们自己当家作主。像拆棚子、改面子、清网子、建场子、收摊子的集镇改造思路就是咱们村民议事会提出的建议。”团队成员走访其中一户家庭的叔叔说。叔叔在向我们讲述近年土城村的村容变化过程时,字里行间展现了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画面。
“我腿脚不方便,一开始他们经常来我家看望我、给我做饭,后面我也加入了集镇管家”村民自发组成的“集镇管家”志愿服务队用日复一日“爱管闲事”的志愿行动,不断感染、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凝聚起群众自治的“合伙人”。“我平时在家没有农活儿的时候来参加议事会总比跟他们打牌强多了,还能一起为家园做些贡献。”土城村群众自治队伍逐渐壮大,村民在赋能基层治理的同时寻找着自身存在的意义,村民精神文明风貌大幅提升。在整个走访的过程中,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实践队成员们亦颇受触动。
产业发展调研:产业赋能增动力,共同缔造美好未来
土城村以柑橘、茶叶、花卉苗木和商贸流通为主产业,实践队前往车溪人家茶园、国家级示范社、柑橘打蜡厂等地,与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调研土城村“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联结机制。
“我们现在的成品茶也开始安排往商超、网络上销售了,开始走精质路线哩。”土城乡通过14个村党组织书记领办、首席制茶人带头、村民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多方联动打造茶叶种植、制茶技改、售茶线改一体化改造升级路径,助力主体产业实现高质量抱团发展。
“我们正在探索建立土城茶叶品牌,企业、合作社、农户共建土城公用的产业品牌,把土城的名字打出去。”走访过程中,茶园负责人向实践队成员介绍未来的产业发展目标,计划在全村建立茶叶联盟,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群体动能,实现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增收。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12天的参观学习以及实地考察,许志伟党员实践队将思政课堂融入实践,践行“知行合一”,在走访调研中深刻感受共同缔造“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深远意蕴,领会共同缔造过程中党建引领、群众自治、产业赋能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