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心之芦苇荡”特别系列讲座第七讲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2-12-27
浏览量:649

本网讯(通讯员 王祎 杜薇)12月15日晚,华中科技大学第238期心灵之约讲座暨 “心之芦苇荡”第七讲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的主题是“计划被疫情打乱,我该如何调整心态?”,主讲人是华中科技大学专职心理咨询师,注册音乐治疗师黎碧尘老师。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黎老师用具体的数据,详实的案例和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了疫情下常见的情绪反应与改善措施。

1672144986276081.jpg

首先,黎老师展示了一份疫情对生活、情绪、计划等方面影响的小调查。当疫情为生活带来困扰时,会带来焦虑、烦躁、抑郁三种常见的情绪反应。当然,也有人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这种情况也应引起重视,需要分析其原因,如果是积极方向,如资源很多,疫情确实影响不大,则可以泛化情绪,散播积极的能量,帮助身边的人,实现正向循环。但如果是消极方向,则是压抑情绪的表现,需要更敏锐地觉察情绪。在讲解完常见的情绪反应和无明显情绪反应的两个方面后,黎老师对在线的观众进行小调查,调查观众的情绪反应,及如果无明显的情绪反应是何原因造成的。

1672145110923418.jpg

接着,黎老师又提出了“计划被打乱,为什么会心烦意乱?”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失控感、愤怒、无奈,对失控后果的错误判断,关注点的选择,不合理认知和自我内耗。其中不合理认知有糟糕透顶、无法忍受、绝对否定和过度概括四个常见的思维误区,面对不合理认知,需要进行认知重评,调整并改变想法,黎老师向观众介绍了理性情绪疗法,通过五个步骤实现情绪与行为的成功转变。自我内耗是负面影响的恶性循环,包括事件、信念再到结果的三个步骤,想要改变自我内耗的局面,最好从信念入手,改变认知,黎老师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向观众展示了认知重评带来的正面效果。

1672145145859689.jpg

最后,黎老师从认知思维和具体行动两个方面讲解了计划被打乱后的做法。认知思维上,黎老师给出了几点方法:(1)思考、分析、接受现实;(2)优先级评估;(3)思考关注依旧正常运行的部分以及还由自己掌握的部分。黎老师还分享了两种时间管理方法:时间管理4象限法则和五种时间管理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运用。当被思维、情绪控制时,其实很正常,我们只需要观察它,不要抵触,冷静下来后再把自己抽离出来。我们还有许多能做的具体行动:(1)“沉浸式”做事情,转移注意力;(2)计划灵活性;(3)奉献替代内耗;(4)倾诉;(5)从其他方面重拾控制感;(6)积极心态培养——记录好事;(7)改善环境。最后进入提问环节,黎老师对在线观众的提问一一解答后,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