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聚焦五大功能区,助力青年成长成才
发布日期:2024-11-25
来源: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浏览量:375

本网讯(通讯员 张诗媛)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青年之家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1+5+N”的工作模式,下沉育人资源,打造良好的社区育人生态,努力把学生社区打造成高水平的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三全育人”实践园地、智慧服务创新基地和平安校园样板高地。

学院一站式“青年之家”学生社区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核心理念,设有“青·思、青·服、青·动、青·创、青·听”等五大功能区域,为青年学生提供党团活动开展、课程学习辅导、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征兵入伍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奖助贷咨询、勤工助学申请、朋辈沙龙、创新创业赛事咨询、师生交流等N项功能服务,助力学生更好成长成才。

图片1.png

聚焦“青”思想,搭建青年思想加油站。一是以常态化学习为抓手,开展主题党日、主题团日、党小组会议、专题学习、微党课团课等,为青年学生在思想理论上“补钙”。二是以榜样示范引领思想进步,开展“初心·传承”学习优秀党员、“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先进事迹,让青年学生在思想上真有触动、有觉悟,以思想进步引领学业优秀。三是发挥阅读空间小阵地,开展“悦书香”读书分享、周末观影等,为青年学生充电赋能,休憩交流提供场所。

图片2.png

聚焦“青”服务,精准对接青年需求坚持以“职业规划、大学成长、就业指导”为工作主线,整合各方力量,下沉社区阵地,服务学生成才。一是坚持在“好内容”上下功夫,关注青年学生需要,订单式,模块化,举办“朋辈沙龙”活动,已开展高数辅导、考研经验分享、就业经验交流等活动6次,参与学生300余人次。二是组织校院领导、青年导师、辅导员、班主任、优秀学生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精准指导。三是实施值班制度,辅导员、教科办老师、学生干部入驻学生社区常态化值班,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提供一站式咨询和业务办理。

图片4.png

 聚焦“青”活动,筑牢青年成长“强阵地”。坚持以活动强阵地,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激活力。一是常态化开放“青年之家”学生社区为党团学社、班级、寝室、团队等提供活动场所,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二是探索实行“社区+平台”模式,发挥学院实践育人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汽车科普走廊等平台功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信心,强本领,爱专业,爱学习。三是结合三月学雷锋、寒暑假社会实践等重要节点,成立“缘梦”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3.png

聚焦“青”创新,提升青年实践技能。坚持以创新创业为抓手,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一是常态化开展“青创大讲堂”,邀请学者专家、青年导师、研究生、科研团队负责人定期作学术报告,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本学期已举办2期学术报告会,1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二是充分发挥学院方程式车队、415实验室、智能小车团队等10余支竞赛团队的育人作用,每月安排一个团队开展一次交流分享,让更多学生了解学科竞赛,积极参与其中。已举办竞赛分享3期,参与学生100余人。三是结合全年学科竞赛赛程安排,举办院级焊接大赛、编程、知识竞赛等,培养学生学科竞赛兴趣,为后续比赛打基础,育苗子。四是加强外出培训交流,鼓励各实验室负责人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组织车队进行线上线下的校际交流,组织学生外出参加学术报告及会议,提升学生竞赛水平。

图片5.png

聚焦“青”心声,服务青年发展之需。以“青年之家”为主阵地,拓展工科楼311室、工科楼小花园,建立“一主两副”学院“心理驿站”,随时谈、随事谈。常态化开展“我与老师面对面”“班主任进社区”“我与辅导员有约”等活动,分节点举办新生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招生就业座谈会等,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表达诉求、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提供平台,精准发力施策,助力学生成才。

图片6.png


责任编辑:姜涛,曹琳,夏梦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