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小社区 大作为 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3-08-29
来源:武汉大学
浏览量:1567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因校制宜、精准施策,采取“试点先行、全面铺开”模式,突出党建引领,推进五育并举,融合线上线下,培育工作品牌,推动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下沉,将工学部16舍单体楼栋打造成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样板,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精准化和精细化水平。

一、突出党建引领,整体思维凝聚育人合力

学校把“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纳入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要举措,以党建为龙头,着力将试点楼栋打造为学生党建前沿阵地。打破年级、专业、师生界限,在试点社区楼栋每层楼设置一个功能性党支部、一个团支部,整个楼栋设置一个党总支、一个团总支,21名学院领导、辅导员和管理队伍全部常态化下沉党团支部,全面服务934名学生成长。设立社区多部门联合办公室,每月召开例会,研讨工作中的新举措、新问题、新思路。成立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委员会,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不断提升主人翁意识。

4V{LBGX_%%AY[FUWYJ$42RD.png

二、推进五育并举,系统布局筑牢育人阵地

将“五育”教育有机融入社区管理服务,激发学生社区育人活力。依托学生宿舍党员之家、团员之家、学生之家、社团之家、“心晴”工作室等阵地,每月组织学生开展党团班主题交流活动。推动“知行讲堂”进社区,邀请专业课教师为新生作专业启蒙教育52场,启迪学生科创意识。开展健身培训、趣味运动会、晨跑打卡等活动20余场,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开展寝室文化建设、结构美学比赛,引导学生用劳动创造美,在劳动中感受美。每逢中秋、冬至、元宵节等,为学生送上团圆月饼、暖心饺子、爱心汤圆,让学生在社区感受家的温暖。

(HCM]`A5@`TAOHKE}U~FD(K.png

三、融合线上线下,精准服务强化育人保障

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精准对接学生需求,致力于打造宜居、宜学智能化社区。组织学生自主设计涵盖党史学习、行业介绍、校史校规、榜样引领等8类主题的文化长廊,营造“人人、处处、事事、时时”的育人氛围。整合宿舍资源,拓展育人空间,增设心理咨询室、生涯咨询室、学生活动室等10余间活动场所,班级导师和新生助理班主任全部进驻社区,累计服务学生1256人次。优化宿舍维修、场地预约、成绩打印等办事流程,打造“智慧珞珈”APP神器,常态化提供便捷服务,学生足不出户可在线办理100余项事务。

四、培育六个品牌,精细管理提升育人实效

将“大思政”融入“一站式”社区建设,不断培育党建网格、朋辈引领、志愿服务、师生交流、学术科研和宿舍文化建设六项工作品牌。创新党建网格管理模式。组建14批党建网格,超过500名学生党员在党员网格化模式中锻炼成长。土建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获评全国样板党支部、第一党支部获评湖北省“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朋辈引领促进学风建设。推进“烛光导航工程”,组织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成立学业支持小分队,考前推行“分科目承包制”复习指导计划,累计帮扶近百名学业困难学生,学业预警学生同比大幅下降。倡导互助奉献精神。组建“雷锋”志愿互助活动群,依托学生宿舍开展疫情防控、实践锻炼、爱国卫生运动、劳动实践等,每年学生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000小时。搭建教学相长平台。举办16期“师生面对面”,邀请长江、杰青人才深入社区,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生涯规划。营造学术科研氛围。每年举办8期“筑浪珞珈”科创学术沙龙,助力学生开展学术交流与科研竞赛,累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70余项。推进宿舍文化建设。每月组织“文和美”月度宿舍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先后有148间寝室荣获学校文明寝室标兵,逐渐形成“文明、和谐、高雅、温馨”的社区氛围。

S70DO0N7[5KZ)E[Y613C8RA.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