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党建+”赋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4-07
来源:null
浏览量:31

本网讯(通讯员 王许达 吴梦书湖北文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区(三个示范区)”“五园(德园、智园、体园、美园、劳园)”“N站(N个学生社区驿站)”“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抓手,系统开展德育铸魂、智育拓新、体育增能、美育化人、劳育砺心等活动,通过“言传身教”,实现“躬行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学生社区育人新生态。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党建+”赋能“逐梦空间”一站式社区建设提质增效,努力构建新时代育人的崭新格局,全力开拓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生态。

一、聚焦顶层设计,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引领力

“逐梦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坚持以“党建+”为核心,成立由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下沉工作机制。通过三项制度保障推进工作落实:一是制定《教师教育学院领导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师生制度》,将联系学生工作纳入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规范;二是建立“双纳入”责任机制,将社区建设纳入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体系,细化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具体任务清单;三是形成“双座谈”推进机制,通过“我与书记面对面”座谈会与学生党支部联席会党建工作座谈会,构建双向互动的问题解决通道。具体实施如下: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进社区给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课,参加学生党建思政教育活动,平均每周至少1名班子成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1次;至少参加1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或主题党日活动;每人联系1个学生班级、1个学生宿舍和1个学生社团等。

图片1.png

  “我与书记面对面”座谈会 

 二、聚焦思想引领,提升“一站式”学生社区汇聚力

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抓手,教师教育学院打破学院、年级、专业限制,成立北区学生公寓16栋功能性党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组织育人功能,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社区,建立起学生党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支部建在楼上、党员沉在社区”的局面。积极探索社区“党建+”育人模式,着力打造多维度的“党建+”品牌特色活动,2024年在一站式社区组织主题党日学习12次、党课学习6次、党员座谈会3次、红色主题演讲比赛2次,红色主题观影5次,覆盖学生800余人次。将学生社区作为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引领。当前“逐梦空间”一站式学生社区已形成“党旗在社区飘扬、党员在身边闪光”的育人局面。

图片3.png

               “紧跟党走,强国有我”红色演讲活动                             

三、聚焦队伍协同,提升社区服务力

为全方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教育学院创新性地构建了“以美润心”心理工作站,并打造出“党建引领 + 专业支撑 + 师生协同 + 文化浸润”的心理工作体系。在此工作体系下,我院开展了诸如心理团体辅导、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等各类专项活动。在社区内部,设置了个体咨询区、群体活动区、音乐放松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养,学院推行“专业教师进社区”计划。此计划分阶段安排党员教师、专业教师等深入学生社区,定期开展专业技能指导、学术交流、科研训练、技能实训、项目实践、生涯规划等活动,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图片5.png

心理团体辅导活动

未来,教师教育学院将全面对标《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文件要求,以“党建+”为核心,持续聚焦学生需求,深化社区内涵建设,提升学生在社区的体验,深入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全覆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构筑立德树人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宋佳丽,曹琳,湖北高校思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