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坚持共建共享 构筑社区育人共同体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工作,在近年来深入推动书院社区建设基础上,立足于“育人共同体”理念,以“共同缔造”为指引,按照“1+3+N”的总体布局,即“1个校级学生服务中心+精诚、精勤、精术书院社区服务站3个+N个楼栋服务点”,高标准谋划、高站位推动、高效率实施,扎实推动“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推动人力物力资源在社区聚集,增强社区育人的向心力
完善体制机制,学校党委先后出台《关于推动思政教育资源下沉、做实书院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书院制改革的若干措施》,成立书院社区党工委,建立书院社区联席会议机制,选配书院社区运行团队以及思政导师、人生导师、生活指导老师、心理咨询师等,打造“书院领航”“书院自强”“书院书香”等工作阵地,实施培根铸魂思想引领计划、医学人文素养提升计划等育人计划和“红色书院”建设工程、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五个一”工程等育人项目。领导干部带头,落实校院各级领导干部深入社区一线联系学生制度,处级干部联系学生班级,科级干部联系学生宿舍,经常性深入学生社区,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动态,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学工干部常驻,实施“住楼辅导员工作制度”,在学生社区挂牌亮相设置住楼辅导员工作地点、休息室,公开姓名和工作职责,值班时间在社区值班,接待来访学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专任教师参与,选拔潜心育人、敬业奉献的优秀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和离退休教工作为社区学生学业导师,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引导专业选择、指导学业科创等主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疏导心理疑惑、做好生涯规划,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
二、推动线上线下服务在社区汇集,提升社区育人的影响力
建设线上“一站式”工作平台,实现学生动态信息管理、日常涉生服务、奖助学金网络申报评审、评优评先等各块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让学生体验到“一机在手,要啥都有”的便捷性和幸福感,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学生少跑腿”。推动大学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将原大学生服务中心升级改造为学生“一站式”服务大厅,配备自助证书打印终端、火车票学生优惠卡自助服务终端、校园卡自助补办等设备,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厘清服务事项、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必须在线下办理的,真正实现“让学生只跑一次”。强化书院社区生活学习服务功能,通过添置健身器材、建设排练厅、设置文化墙等,引导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思政4S青年讲师团、各类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进驻各个书院社区,在与学生接触的日常点点滴滴中以文化人。
三、推动自助互助理念在社区云集,强化社区育人的渗透力
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自我管理委员会,实施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寝室长、楼层长、楼栋长的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将社区建设成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践基地和育人平台,使学生在朋辈教育、朋辈引导、朋辈示范中实现互促互进。引导学生学习互帮,建设在学习空间,组成师生志愿服务队,开展学习支持,系统、精准对接学生学习需求,实现课内与课外、教师与学生、自学与互助的“三结合”。引导学生生活互助,组成书院学生互助社,利用缝衣服、化妆、收纳、制作剪辑视频等生活学习“小技巧”开展互帮互助。引导学生党团互联,以党小组为实施主体,1个党小组+20名入党积极分子+1个团学组织,组建快乐学习、阳光活动、勇于实践、精准服务四大党团小组。引导学生专业互通,发挥书院社区对学院、学科、专业的融合作用,遴选组建跨学科、跨专业青年创新团队,给予导师、经费和场地支持,推动学科、专业融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