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理工学院:用一线工作法开启服务育人新常态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各级力量和要素向学生“一线”倾斜,重点推进“党建引领、思政融入、服务下沉、队伍入驻、品牌孵化、自我治理、文化浸润”等工作,着力打造集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活动、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学生教育生活园区。
一、党建引领,开辟“浸润式”育人全域场
建立社区党员工作联系点。依托学生社区,设立临时党支部,挂牌“党员宿舍”,在疫情防控、重大活动、重要工作中亮身份、树旗帜,依托学生社区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思政教育融入社区单元。成立党的二十大精神青年宣讲团,让二十大精神进班级、进社区,做到宣讲全覆盖;将荆楚文化、荆楚理工精神融入社区楼栋、寝室楼道展示墙,将校训校歌、校史校情、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丰富内涵融入社区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志愿服务走进社区。指导学生组织、社团进驻社区,动员社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学生参与社区工作表现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学生凝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相统一的向上合力。
二、一线协同,健全以进驻与自治为驱动的治理机制
领导干部“一线”包联。各级领导干部每月至少2次深入一线包联学生社区,了解学生思想状态、生活状态、生活需求及发展需求,切实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学工队伍“一线”进驻。由各学院辅导员组成社区工作队伍,依托“辅导员工作室”进驻责任区,确保学生社区24小时“不打烊”。学业导师“一线”指导。组织学业导师将教学科研、学业指导、就业规划等专业教育活动融入学生社区,带领学生在社区开展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课程实践等活动。思政教师“一线”宣教。组织思政工作队伍走进学生社区,对社区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指导开展思政类主题教育活动。心理教师“一线”驻守。建立心理健康教师进驻学生社区工作机制,在社区一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等服务,协助及时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后勤队伍“一线”服务。后勤处在学生社区成立了后勤保障窗口,变“被动迎战”为“主动出击”,收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定期检查并解决风险隐患及学生关切。学生组织“一线”联动。校团委组织校学生会在学生社区建立“校学生会干部-院学生会干部-志愿者协会”多级多组织社区工作联动机制,广泛开展宿舍走访、文化建设和上报突发事件等工作。
三、活动赋能,助力社区育人长效发展
五育元素融入社区。学校将德、智、体、美、劳各类活动或课程与社区元素结合,通过在社区开展体育健身、劳动课程、德育课堂、学术交流等,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区、宿舍生活,扎实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心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文化品牌融入社区。组织各学院团学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品牌创建,如外国语学院的“四史”故事会、通用航空学院的“机械类科技创新作品展”、数理学院的“学思问辩”、文学与传媒学院微电影摄影大赛、生工学院“耕读教育”等在将学科专业融入社区活动的同时,还形成了“一院一品”长效品牌。社团活动融入社区。充分发挥社团资源优势,推动社团文化“百花齐放”,2022年,学生社团在第四届中国大学生飞镖联赛、全国高校啦啦操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类高级别赛事中获得多个骄人成绩。
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延展服务育人内涵,凝聚育人合力,形成社区协同育人共同体,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也将继续以“一站式”社区为载体,形成“人在一线、心在一线、思在一线、干在一线”的工作格局,全面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